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04 10:37:18
孩子的專注力該如何培養(yǎng)
學習專注是所有學者的共同特征。每個孩子的頭腦里都有著專注的成分,只不過由于引導上的差異才導致了后天在這方面的差距。
比爾·蓋茨從小就表現(xiàn)出驚人的專注力,加之家庭的引導和培養(yǎng),使其長大后能長期癡迷于計算機。孩子好奇心強,可能對許多事物都有興趣,但往往很難專注于某事,淺嘗輒止,結(jié)果一事無成。有的父母也存在浮躁心理,喜歡攀比,見別人的孩子學啥,也要讓自己的孩子學,恨不得天下所有的知識都要孩子知曉,所有的技能、特長都要孩子掌握。這只會造成孩子看起來什么都會,卻無一技之長。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十分重要,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把孩子的專注力激發(fā)出來。當孩子做某事時,應要求他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并幫助他排除外界的干擾;讓孩子對感興趣的問題不斷尋根問底,深入思考;讓孩子在興趣廣泛的基礎(chǔ)上,選擇最著迷的對象深入下去,父母應有意識地強化孩子這方面的興趣。
孩子可能對許多事都有興趣,但往往很難能夠?qū)W⒂谀呈?-未全身心地投入過去,永遠只能在目標的外圍徘徊,難達到很高成就。
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一次寫作時朋友來訪,他很長時間也沒有發(fā)現(xiàn)。中午仆人送來飯菜,客人以為是給自己送的,就把飯菜吃了,后來客人發(fā)現(xiàn)巴爾扎克還是那么忙就走了。天黑了,巴爾扎克覺得該吃午飯了,就來端碗端盤?吹斤埐艘驯怀怨,他責備自己"真是個飯桶,吃完還要吃!"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為了解螞蟻生活習慣,曾連續(xù)幾小時趴在潮濕、骯臟的地面上,用放大鏡觀察螞蟻搬運死蒼蠅的活動。當時周圍有許多人圍觀議論,他竟毫不理會。大文學家羅曼·羅蘭有一次跟著名雕塑家羅丹去參觀他的工作室,欣賞他剛完成的作品。可是來到塑像前,羅丹發(fā)現(xiàn)還有幾處地方不滿意。于是拿起鑿子就修改起來,口中念念有詞,仿佛那座雕像是他的朋友。兩個小時后修改完畢,羅丹滿意地瞧了自己的作品一會,然后大搖大擺地離去,差點把他的朋友鎖在屋里。事實證明,專心可以集中精力,調(diào)動整個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來解決問題,高效率地完成任務;分心就會降低學習效率,甚至對本來可以弄懂的問題感到迷茫。
無獨有偶,我國偉大的地質(zhì)學家李四光也曾有過類似的笑話、據(jù)他的女兒回憶,有一天,時間已很晚了,李四光還沒有回家。女兒來叫他回家吃飯,誰知他卻一邊專心地工作。一邊親切地說:"小姑娘,這么晚了還不回家,你媽媽不著急嗎?"等到女兒再次喊"爸爸,媽媽讓你回家吃晚飯了"時,他抬頭,不由地笑了,小姑娘不是別人,正是他自己的寶貝女兒。
我們也都聽說過,我國大數(shù)學家陳景潤一邊走路,一邊想他的數(shù)學問題,不知不覺中和什么東西撞上了,他連聲說對不起,卻沒聽到對方反應,抬頭一看,原來是棵大樹。
為什么這些大科學家會發(fā)生這樣的事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一心想著自己熱愛的科學上的問題,對他們所思考的科學問題反應清晰,對于這些問題之外的事情一點也沒考慮,沒有在意。這就是他們鬧笑話的原因。
只有聚其精,會其神,孩子才能取得成功。而孩子能否集中精力則與父母的教育、教養(yǎng)的態(tài)度和方法分不開的。正所謂,成功孩子的背后總會站著偉大的父母。
因此,要想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培養(yǎng)和開發(fā)他們的智力,第一步就要注意培養(yǎng)和訓練他們的注意力,養(yǎng)成專心致志的習慣。要不然,其他的訓練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勞而無功。我們給父母們的建議是: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