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05 11:24:30
找出適合學生朗讀的有效訓練方法和途徑
一、打好朗讀的基本功
1、要突出一個“準”字,扎扎實實地打好朗讀基礎。
培育認真讀書的習慣,首先得從“讀準”抓起。所謂“準”,就是要求學生音準,不任意添字掉字,特別注意不可拖長尾韻。為了真正做到讀準,一定的齊讀是必要的,但更應注意學生的獨立朗讀培養(yǎng),反復訓練,力爭做到“字字咬真、字字咬準”。從嚴要求,持之以恒,為今后提高朗讀能力打好基礎。
2、要抓好“標點、句子結構、關鍵詞語”三個環(huán)節(jié),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與重音。
在讀準的同時,要求學生養(yǎng)成邊讀邊看標點的習慣。根據(jù)標點的不同作用,讀出合理的停頓。各種標點都有它們停頓的時間和語調的差異變化。不同的標點的讀法在情感的表達中截然不同。掌握標點符號的朗讀技巧,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聽者會受到美的熏陶。教師要向學生講明常用的標點符合的作用、停頓時間和可迸發(fā)的語感關系,組織學生學習標點詩歌:字典公公家里吵吵鬧鬧,吵個不停的原來是標點符號。首先發(fā)言的是感嘆號,它的嗓門就像銅鼓敲:伙伴們,我的感情最強烈,文章里誰也沒有我重要!感嘆號的話招來一陣嘲笑,頂不服氣的是小問號:哼,要是沒有我來發(fā)問,怎么能引起讀者的思考?小逗號說話頭頭是道,它和頓號一起反駁小句號:要是我們不把句子點開,人們一口氣讀下來,怎么學得了!學問深的要算省略號,它的話總是那么深奧,要講我的作用……哼,不說大家也知道。句號覺得自己水平高,它總要留在后面作總結報告: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沒有我,話就說得沒完沒了。接著,逐步地讓學生建立起初步句子概念。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句子的結構,每句話總可以分為若干短語,它們之間又可讀出短暫的停頓,這就是所謂讀的節(jié)奏,如“小白兔彎著腰在山坡上割草”一句,教師可以設問:1、小白兔干什么?2、在什么地方?3、怎樣割草?就可以引出幾個部分,讀出節(jié)奏。教師可以通過找關鍵詞語,指導學生讀出邏輯重音,如“夜很深了,周總理還在燈下緊張地工作”,在這句話里,“很深”、“還”、“緊張”是關鍵詞語,表達句子的內容重點,突出了周總理忘我工作精神,因此,要用重音讀出來。
二、教給學生朗讀的技巧和方法,以技助讀
葉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讀叫做“美讀”,就是要“設身處地的、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務期盡情發(fā)揮作者當時的情感,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然而真正能讀出感情來并不容易,因此,進行朗讀訓練時還要教給學生一定的朗讀方法技巧。小學生朗讀主要抓語調、重音、停頓、語氣幾方面。
1、語調。
要讓學生知道朗讀時句子里語音高低輕重的配置也就是朗讀、說話的腔調,舉例說明語調中高低、升降、輕重、曲直的變化,如何去把握它們,朗讀時應怎么處理。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這件事發(fā)生在一百多年前的資本主義國家,對于在社會主義國家的孩子來說,是陌生而難以想象的.但是他們都知道寒冷和肚子餓是什么感覺.我們就要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想象.設想自己就是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又冷又餓縮在一座房子的墻角.學生就能認識到在資本主義國家,窮人過著怎樣悲慘的生活,從而滿懷著同情朗讀,感受小女孩的不幸。然后再指導學生朗讀課文開頭描寫環(huán)境的部分,應該用輕緩、低沉、傷感的語氣;朗讀出現(xiàn)幻象的部分,則應該用充滿希望、欣喜的語氣;而當幻想破滅,又回到殘酷現(xiàn)實時,又應該轉回失望、低沉、傷感的語氣。
2、重音。
教師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是重音,怎樣讀好重音,并能夠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找出重音。還要通過舉例示范,讓學生懂得對句子中重音的表現(xiàn)處理。有的學生一遇到感情比較強烈的句子,就認為該讀重音,重音就是讀得大聲、快而激昂。其實這是不一定的。重音的處理既要注重聲音形式,又要注重內心體驗;既要注重表層的技巧,又要注重語言環(huán)境中的內蘊。有時重音輕讀,表達的效果更強烈。如《再見了,親人》中小金花跺著腳說的一句話:“媽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學生往往讀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號。其實,體驗小金花內心的沉痛,一字一句讀得緩慢而低沉,字字有力,聲聲有情,更富有感染力。
3、停頓。
朗讀中的停頓,指的是句子當中、句子之間、層次之間和段落之間的間歇。停頓體現(xiàn)為一種聲音的間歇,但這只是一種外在的表現(xiàn),實質是分中有連,斷中有續(xù),是文章思想更為活躍的時刻。停頓得長可造成“此時無聲勝有聲”之效;停頓得短,可造成“銀瓶乍破水漿迸”的境界;嘎然而止,可以使舉座皆驚,產生驚堂木一拍之妙。朗讀雖有停頓,但需要緊連的時候,應縮短標點的停頓時間。這種緊連并不是完全沒有停頓,只是停頓后迅速銜接,甚至不偷氣、不換氣。同時,緊連并不意味著把每一個音節(jié)都縮短音長,一味地加快語流速度,應當成此處雖連,彼處有停,連中有停,停中有連的語流,使連接與停頓參差交錯。如《飛奪瀘定橋》中有一段話:“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傳來了團長和政委的喊聲:“同志們!為了黨的事業(yè),為了最后的勝利,沖呀!”英雄們聽到黨的號召,更加奮不顧身,都箭一般地穿過熊熊大火,沖進城去,和城里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斗。”這段話中,“千鈞一發(fā)”四個字要停一停,反映出緊張的場面。“時刻”后面稍加停頓,以產生懸念的效果。“同志們”三個字要緊而相連,堅決有力,以顯示必勝的信心。在“業(yè)”和“為”,“利”和“沖”之間,雖有標點,但因為緊連而縮短了停頓的時間。這樣就會造成一往直前的氣勢和較好的動作感,比起一步一停要好得多。“英雄們”和“聽”、“激烈的”和“搏斗”之間要適當停頓,使有聲語言緊張而不倉促,動作感強而有層次。“召”和“更”、“身”和“都”、“火”和“沖”、“去”和“和”之間也要緊連。
4、語氣。
要讓學生懂得陳述、祈使、感嘆、疑問等句式朗讀時所表達的各種語氣和感情,并教會他們怎樣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過朗讀表現(xiàn)這些語氣。如《窮人》一文,作者用樸實的語言,恰如其分地展示出漁夫和妻子桑娜同情、關心窮人的美好心靈,文中多處運用嘆詞,使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更加真實、感人。教師要指導學生讀好這些用了嘆詞的句子。如“唉,寡婦的日子真難過啊!”這句子真切自然地流露出桑娜對西蒙的同情,應讀出關心、同情的語氣。“嗯,你看怎么辦??”這句子表明漁夫在和桑娜商量,征求她的意見,應讀出思考、征求的語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