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14 08:37:34
2、要對幼兒進行積極性評價,大膽放手讓幼兒探索。
在幼兒階段,幼兒的自我意識很脆弱,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句評價都會對其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科學探索活動中要經常給幼兒“你試試看”,“你能行”,“大膽想一想”等鼓勵語言,表明肯定、鼓勵、接納、欣賞的態(tài)度,為幼兒營造寬松、愉悅的探索氛圍。如探索活動“好玩的磁鐵”中,教師給幼兒提供了許多的游戲材料,讓幼兒通過猜一猜,分一分,試一試,玩一玩,發(fā)現(xiàn)磁鐵的奧秘,再讓幼兒在活動室中去找一找磁鐵能吸住的東西,有的發(fā)現(xiàn)磁鐵能吸住軟包上的釘子,有的發(fā)現(xiàn)磁鐵能吸住床底下的螺絲,有的發(fā)現(xiàn)磁鐵能吸住桌子的腳等等。幼兒在相互玩磁鐵的過程中,他們發(fā)現(xiàn),兩塊磁鐵被牢牢地吸在一起,還發(fā)現(xiàn)一塊磁鐵能推著另一塊磁鐵往前走,面對孩子的種種發(fā)現(xiàn),老師給予積極的鼓勵,幼兒在探索活動中,情緒愉快,沒有壓力,通過動手動腦,他們發(fā)現(xiàn)了磁鐵的相吸和相斥,給幼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寬松、愉悅的探索氛圍,不僅培養(yǎng)了幼兒的動手能力,還激發(fā)了幼兒不斷的探索能力。
如在組織“好聽的聲音”活動時,我為幼兒準備了裝有不同糧食的的瓶子及筷子,我還未讓幼兒操作,他們就興奮地敲打起來,此時我不是簡單地加以制止,而是讓他們隨意敲。敲了一段時間后,幼兒便自己注意到糧食不同音高也不同。他們便開始主動探索糧食與音高的關系,當他們把發(fā)現(xiàn)的結果告訴我時,我與他們共同分享了他們發(fā)現(xiàn)的快樂。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在自覺地調整自己的思維與行為,主動地思考糧食與音高的關系,大腦一直處于積極的思考狀態(tài)。我想幼兒這種主動參與、積極動腦的氛圍是教師“教”所無法達到的。因此教師應充分放手,為幼兒提供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以激發(fā)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愿望。
三、提供豐富多樣的的探索材料,把握探索時機。
材料是引發(fā)幼兒探究的刺激物,也是他們實現(xiàn)主動建構對周圍物質世界的認識的中介和橋梁。兒童從出生時起,就不斷的探索著世界:聽到聲音會四處尋找,拿到東西會放到嘴巴里嘗一嘗,遇到小水洼會去踩一踩。就是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探索行為中,他們逐漸獲得關于世界的經驗,理解周圍的世界!毒V要》指出:“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應有利于引發(fā)、支持幼兒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于引發(fā)、支持幼兒與環(huán)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因此我們要努力為孩子尋求具有教育價值,且來源于生活、結構適宜的材料,而且材料應是幼兒喜歡并且能夠操作的,能讓幼兒在操作中提取已有生活經驗的,發(fā)現(xiàn)事物的特征和關系,獲得體驗的。我們在活動室內設置了科學活動區(qū)、自然角等有益操作的環(huán)境,張貼一些生動、直觀的科技掛圖,配備一些試管、量杯、顏料、天平,放大鏡、溫度計、指南針、電線、開關、磁鐵以及制作的萬花筒、搖筒、響筒等。,使幼兒能時時處處處于觀察探索的環(huán)境中。我還經常圍繞主題活動,布置諸如“風的形成”“好玩的水”“有趣的鏡子”等,讓幼兒感知科學的奧妙,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我為幼兒提供了各式各樣的有趣的鏡子,有使圖像變大的放大鏡,有看得遠的望遠鏡,有變化多端的多棱鏡,有使人發(fā)笑的哈哈鏡(凹、凸面鏡),還有色彩斑斕的萬花筒。幼兒在擺弄這些鏡子時,不僅了解到各種各樣的鏡子及其產生的許多科學現(xiàn)象,而且使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對幼兒來說,科學就是他們每天所要做的事,因此,幼兒科學教育應更多的在一日生活中隨機生成。這就要求我們要敏銳的覺察到幼兒隨時出現(xiàn)的探究興趣和關注的事物,把握探索時機,引導幼兒積極探索。首先教師要注意觀察,適時引導。觀察的著眼點應放在幼兒是否大膽動手操作上,教師要善于用語言、表情、肢體語言來鼓勵幼兒大膽操作,對于接受能力差的幼兒,應該耐心啟發(fā),循循善誘,用“你再來試試” 等親切的話語,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參與探索。其次要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注重幼兒的交流與分享。每次科學活動后,要讓幼兒充分討論,讓他們各自說出自己在探索中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不要怕有爭論,更不要怕有錯誤的看法,要讓幼兒在討論中糾正錯誤的認識,得出正確的結論。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