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7 13:38:28
二、利用評價環(huán)節(jié)促進幼兒審美能力發(fā)展的策略
為了有效利用繪畫活動后的評價環(huán)節(jié)促進幼兒審美能力的發(fā)展,教師不妨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1.重視繪畫活動后的評價環(huán)節(jié)
繪畫活動后的“評價環(huán)節(jié)”不是可有可無的,不能隨意忽略或省略。“評價環(huán)節(jié)”為幼兒提供了欣賞、評價自己及同伴繪畫作品的機會。相對于繪畫過程來說,評價過程需要幼兒調動自己的視、聽、觸等感知覺,在感知面前繪畫作品的過程中進行想象、比較、判斷,并產生一定的情緒、情感?梢姡u價環(huán)節(jié)誘發(fā)了幼兒的復雜心理活動,不僅使幼兒的認知能力得到大發(fā)展,而且使審美體驗得到豐富,審美能力得到不斷發(fā)展。因此,教師應重視日常繪畫活動后的評價環(huán)節(jié)。即便當時時間不允許,教師也可以在自由活動時段或專門安排一次美術欣賞活動,組織幼兒對已經完成的繪畫作品進行評價。
2.選擇幼兒感興趣的繪畫作品
整個幼兒階段,幼兒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總是會給予特別的關注。美術欣賞活動也是如此。即便是在繪畫活動后讓幼兒評價自己或同伴的作品,只有當他們對作品感興趣時,才會真正投入地去感知、去欣賞,進而理解作品的意義,在情感上與之產生共鳴,并愿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審美體驗,說出對繪畫表現(xiàn)內容和情感的評價。這意味著,在繪畫活動的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不應指定幼兒評價哪一幅特定的作品,而應讓幼兒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作品去評價。當幼兒評價自己感興趣的作品時,他們會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審美體驗,用自己獨特的審美視覺說出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3.豐富幼兒的相關生活經驗
理解作品是幼兒評價繪畫作品的基礎。再偉大的作品,如果欣賞者缺乏相關的藝術背景知識和生活經驗,即使它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欣賞者面對它也會無動于衷。成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幼兒。如果幼兒對一幅作品看都看不懂,就談不上理解或與之產生情感共鳴。因此,教師在組織繪畫活動后的評價環(huán)節(jié)時,應確保每一個幼兒擁有相關的審美體驗或生活經驗。這意味著,教師在組織某個評價活動前,應讓幼兒先具有相關生活經驗。例如,在上述案例中,如果T老師先組織本班幼兒去參觀一次小學,就能為其組織的評價活動做好必要的鋪墊。
4.靈活運用多種組織方法
在繪畫活動后的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或作品特點,靈活選用對話法、多通道欣賞法、游戲法、故事法等是幼兒園美術欣賞活動的常用方法。例如,對話法要求教師圍繞作品,通過回答的形式引導幼兒進行欣賞和評價。這種對話應在師幼平等的基礎上進行,也要求教師講究提問的方式。教師應盡量少用“你喜歡這幅畫嗎”這類具有意義誘導且過于籠統(tǒng)的提問,而適于用具有啟發(fā)性且有一定指向的提問,如“你喜歡這幅畫的什么地方”。又如,在多通道欣賞方法中,教師除了讓幼兒看之外,還可以借助聽覺,視覺,身體動作等多感官通道,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作品。如讓幼兒欣賞與月夜相關的美術作品時,可以配以婉轉、優(yōu)美的《二泉映月》,幼兒在聽音樂的同時觀察作品中月光下的景物,或閉上眼睛想象月光下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