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19 09:42:48
四、比較分清混淆,幫助化難為易
比較法是確定對象之間相似點與相異點的思維方法。漢語拼音字母中,有的是形似的,有的是音似,容易混淆,是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一個難點,教師應(yīng)用饒有趣味的方式對其進行比較,讓學生清晰地區(qū)分他們。
。ㄒ唬┬嗡票容^
聲母“b—d”和“p—q”的外形都比較相似,學生容易混淆,筆者是這樣指導學生比較的:讓學生握住左拳頭豎起大拇指讀“b”,握住右拳頭豎起大拇指讀“d”,接著教導學生讀順口溜:“左豎上‘b’,右豎上‘d’。”讓學生握緊左拳頭向右歪讀“p”,握緊右拳頭向左歪讀“q”,接著教導學生讀順口溜:“左拳歪‘p’右拳歪‘q’。”
。ǘ┮羲票容^
例如:舌面音“jqx”平舌音“zcs”翹舌音“zhchsh”的讀音是學生最難區(qū)分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它們進行比較。在比較時,教師要讓學生分清它們不同的發(fā)音部位,氣流的輸送、力度等情況。如:“jqx”都是由舌面前部接觸或接近硬腭前部而形成的音,叫舌面音。“zcs”發(fā)音時上下唇微張,上下牙先略張而后輕閉但不相碰,舌頭輕抬舌尖輕頂上鄂前端,送氣。“zhchsh”都是舌頭翹起來發(fā)音,所以叫翹舌音。通過這些有趣的比較,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學習效率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五、動手實踐鞏固,牢固掌握知識
陶行知先生歷來提倡“教、學、做”合一。學完單韻母和聲母后,怎么讓學生鞏固這26個字母,順利地背下聲母表呢?筆者讓每位學生在課外自做聲母卡片。做卡片的過程,是讀的過程、寫的過程、改的過程、畫的過程,更是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在復習課上,教師充分利用這些卡片讓學生進行各種的動手練習。如:讓學生按聲母表的順序排序、認讀拼音字母、拼讀音節(jié)等等。學生在操作中獲取了知識,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既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又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傊,要提高漢語拼音教學實效性的方法有很多,老師必須多學習,多探究,使原本枯燥的漢語拼音課堂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成為老師愛教,學生愛學的一門基礎(chǔ)課程,為今后學生學習語文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