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文匯報 作者:王厥軒 2008-08-22 10:36:25
從現(xiàn)在起距今年9月秋季開學,還有2個月。這段時間,對今年初入小學的孩子來說,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他們將從幼兒園走向小學,開始接受正規(guī)的啟蒙教育。
如何讓孩子在學習的起步階段,就能盡快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如何把孩子的心態(tài)調(diào)節(jié)到與小學生活節(jié)奏相合拍的狀態(tài)?如何使暑期成為孩子順利入學的佳期?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根據(jù)市教委“在今年秋季全市小學全面實施‘學習準備期’”的部署,早作準備,編撰了《幼小銜接家長手冊》,在列舉的48個話題的問答中,給家長指點迷津,提供思路,介紹方法。如何充分利用這本為家長量身定制的《手冊》,在暑期為孩子從幼兒向?qū)W童的“美麗轉(zhuǎn)身”創(chuàng)設舞臺與條件,我們在這里為家長提供“路線圖”。
幫助孩子起好步
我們都明白,每個孩子就是一個世界。我們也明白,每個孩子走向世界的方式、途徑是不一樣的。當孩子進入小學時,家長的期望高高,期待切切。這完全可從“可憐天下父母心”上得到最大程度的理解。
家長都想孩子“一鳴驚人”。然而,對今年進入小學的一年級新生來說,家長的責任很重,這一方面來自于自我加壓和社會競爭的雙重因素,另方面也來自于價值觀念和培育的雙重困惑。
正確的觀念和做法是什么?我想,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觀念要轉(zhuǎn)變,要從片面追求學業(yè)分數(shù)向關注全面成長轉(zhuǎn)向,小學新生開始了學校啟蒙教育的第一步,家長要幫助孩子起好步,這不是一般的多識幾個字、多算幾道題就能解決的,而是要從心理、精神、習慣等方面加大引導的力度,更從情感、態(tài)度、人生等方面加強指導的強度。一句話,讓孩子邁出的人生重要一步堅實有力。
理率先:家長理順育兒理念
要使孩子在“學習準備期”中表現(xiàn)出色,家長首先要在育兒理念上進行轉(zhuǎn)變,要從關注孩子單純的知識學習變?yōu)橹匾暫⒆尤娴某砷L。
話題1:面對幼小銜接,家長應持怎樣的態(tài)度?
答:家長的態(tài)度既要積極,也要有方。建議您:一是激發(fā)孩子上小學的熱情。千萬不要用“上學就要受苦頭”等話來嚇孩子,而是要說一些欣賞與鼓勵的話,如:“你真的長大了”“你越來越像小學生了”“我們家要有小學生了!”這樣,會讓孩子覺得上小學很光榮,很自豪。二是全面關注孩子的發(fā)展。一般而言,孩子對學習是否有興趣,生活是否有規(guī)律,在集體中是否合群,這幾個方面情況往往影響其入學后的適應性。您需要時時關注孩子在這些方面的發(fā)展,讓其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行為習慣等。
話題2:幼小銜接家長要重點關注哪些問題?
答:以下這些內(nèi)容,可以供您分析、了解孩子情況時作參考。⑴孩子是否對入小學充滿期待與向往?⑵孩子是否能與周圍同伴友好相處?⑶孩子離開家人進入陌生環(huán)境后是否會沮喪?⑷孩子是否能自然地與除家人以外的人交往?⑸孩子對閱讀是否感興趣,是否能回答相關的問題?⑹孩子是否能獨立完成系鞋帶、戴圍巾、收拾玩具等事情?⑺孩子是否會照顧自己,如:主動飲水、根據(jù)冷熱自己穿脫衣服等?⑻孩子是否會重復簡單的口信?⑼孩子是否能熟練地使用紙、顏料、剪刀、膠水、水彩筆等物品?⑽孩子是否能夠同時記住兩個或三個任務,并執(zhí)行這些任務?⑾孩子是否能說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家人的姓名、電話號碼?⑿孩子是否會承認自己不懂,而主動請求幫助?
事在為:家長踏好準備節(jié)奏
“學習準備期”所要完成的任務是一個過程。按一般而言,可分為學前、學中和學后,應抓緊學前、關注學中、延伸學后。
話題3:暑假中,家長如何指導孩子有規(guī)律地生活?
答:作息有規(guī)律也是幫助孩子樹立規(guī)則意識,適應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
一是逐步幫助孩子確立時間觀念。在孩子做某件事(喝水、上廁所、做作業(yè)等)之前,要讓他作好充分準備,明確需要完成的時間。一旦開始,就不允許以各種借口來拖延時間(如,來回走動)。另外,可為孩子準備一個定時的小鬧鐘,規(guī)定好時間限制,讓孩子自我監(jiān)督,自己控制時間。
二是安排孩子相對穩(wěn)定的作息時間。家長最好能與孩子共同制作一張作息時間表,貼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按照時間表去做相應的事。
三是作息有序與靈活調(diào)整相結合。孩子升入小學后,在作息時間上,會有許多意外的變化,為了增強孩子的適應性,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安排一兩次打破常規(guī)時間的事情,如:晚上一起外出觀看夜景、休息日一起看球賽等。如果過分刻板地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孩子的適應性反而會大大降低。
話題4:入學前,家長如何培養(yǎng)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答:生活自理能力是入學準備的必要內(nèi)容。入學前,孩子需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⑴能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⑵用好的東西及時歸位,保持整潔。⑶能正確處理好用餐、盥洗、排泄等事情。⑷能幫助家人、自己做力所能及的家務。⑸比較合理地計劃并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和活動內(nèi)容。要讓孩子具有以上這些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長們可做些嘗試。
話題5:入學前,家長為孩子準備學習用品要注意什么?
答:入學前,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準備如下學習用品。⑴基本學習用品:書包、墊板、鉛筆盒、木制鉛筆、塑料長尺、4B橡皮、文件袋(用于放練習卷或練習本)。⑵特殊學習用品:卷筆刀、剪刀、固體膠、記號筆(粗、細各一支)、油畫棒一盒、水彩筆一盒(顏色無需太多,體積不宜過大)。
話題6:入學后,家長如何與老師進行溝通?
答:您不妨采取以下方法與老師溝通。
、磐ㄟ^多種方式與老師保持經(jīng)常聯(lián)系。您除了可以利用家長會、教師家訪時與教師作個別交流外,也可以利用便條、電話、短信、網(wǎng)絡等形式及時地與教師互通信息,使雙方更多了解孩子近階段在家庭及學校中的一些表現(xiàn),您也可以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學校的各項管理措施提出合理的建議。
、葡蚶蠋熆陀^地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孩子在家中的表現(xiàn)往往是最真實的,其在家中的學習、飲食、娛樂和休息等各種習慣,以及在向家人敘述學校發(fā)生的事件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您都可與教師作適當?shù)販贤,以便教師更多了解您的孩子。[!--empirenews.page--]
、莾A聽老師對孩子的評價,正確看待教師對孩子的批評。
話題7:家長如何幫助孩子處理好與老師的關系?
答:作為家長,可嘗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艃A聽孩子的訴說。孩子每天在校與老師、同學相處,發(fā)生的大事小情都希望在家中與您分享。這時,您要注意傾聽孩子的訴說,因為這是了解孩子在校學習生活的最好途徑,您與孩子一起分享好消息或有趣的事,讓孩子覺得校園生活的快樂,從而加深與老師的親近感。
⑵多與老師溝通。學校和家庭在教育孩子的目標上是一致的,都希望孩子能茁壯成長,但是由于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學校和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容易產(chǎn)生分歧,使孩子難以適應。這里,就要求您能夠多與老師進行溝通,共同探討教育的理念。如果對老師的做法有所不解,可以坦率地提出并探討,從而達成共識。家長在這一問題的處理上不要心存顧慮,這樣反而容易產(chǎn)生誤會,適得其反。
⑶切忌與老師關系過分親密。有很多家長希望通過送禮、請客吃飯等方式增進與老師的感情,以獲取老師對自己孩子的特別照顧。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這樣的做法實不足取。
眼放遠:家長關注重點指向
“學習準備期”所在關注的不僅是孩子面臨上學的“初期”,而且在關注孩子成長過程的“全期”,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業(yè)”,而且要關注孩子的“習慣”。
話題8:家長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答:自信心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逐漸養(yǎng)成的。作為家長,要為孩子自信心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條件。
首先,您不要亂作比較,尤其要切忌不要把您孩子的短處與其他孩子的長處相比較。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指紋,千人一面的世界是不可思議的。每個孩子都是這個世界的唯一,因為他們世界才豐富多彩。
其次,您要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孩子的長處,大膽激勵。每個孩子都有長處,您不妨從日常生活中,從不起眼的小事中去尋找,并要直率地告訴孩子“某事,你做得真棒”。
第三,創(chuàng)造機會,積累自信心。您不妨在家中設計并進行孩子擅長的游戲活動,如與孩子進行一些親子游戲,設置一些能夠?qū)崿F(xiàn)的小目標,讓孩子在完成任務后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讓他在心里感知自己是行的。
話題9: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哪些必要的學習習慣?
答:學習習慣一般是指和學習有關的、由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支配下的行為和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學習規(guī)范開始。對于剛?cè)雽W的孩子,您特別要關心他一些有利于學習和學校生活的習慣,如:⑴傾聽和提問的習慣;⑵表達和發(fā)言的習慣;⑶閱讀和書寫的習慣;⑷記憶和思考的習慣;⑸遵紀和守時的習慣;⑹合作和分享的習慣,等等。
相信家長對培養(yǎng)孩子這些基本的學習習慣也會持贊同的態(tài)度。如,遵守紀律、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遵守作息時間等習慣的養(yǎng)成會使他們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好好休息,按時完成作業(yè),勞逸結合,身心愉悅,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心,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體驗學習的快樂。又如,養(yǎng)成合作和分享的學習習慣,可以使您的孩子更有效地參與一切教學活動,在和老師、同學的教與學的互動中學得更加主動、活潑,既可以增長知識、提高學習的效率,又可以融洽和老師、同學的感情。
話題10: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作業(yè)習慣,家長可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答:在孩子剛?cè)雽W時就重視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作業(yè)習慣,對孩子形成責任意識、任務意識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品質(zhì)很重要。為此,您不但要關心孩子良好作業(yè)習慣的培養(yǎng),還要盡可能做到培養(yǎng)得法。您不妨從這幾個基本的方面入手:
、沤o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靜心作業(yè)的環(huán)境。準備一個學習的空間,有桌椅、臺燈、小書架等等。孩子回到家后可以在這個“區(qū)域”做自己的事情。
、埔⒁庾尯⒆佣ㄏ滦膩碜鲎鳂I(yè),不可以一會兒吃吃東西,一會兒看看電視,一會兒做這,一會兒做那。要養(yǎng)成專心做作業(yè)的習慣。
、且嵝押⒆釉谝欢ǖ臅r間內(nèi)完成作業(yè),幫助他逐步形成時間觀念。一般一年級學生的回家作業(yè)時間為半小時左右,大部分孩子是能夠在這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的。
、纫獛椭⒆羽B(yǎng)成在一般情況下回家后先作業(yè)再玩耍的習慣。提醒孩子牢牢記住做作業(yè)是學生必須完成的任務,任務完成了,再去做其他事情會更輕松,更開心。
重要提示
今年秋季新學期起,上海將在全市小學一年級新生中全面實施“學習準備期”,這是在去年試行基礎上的全面推開,全市近13萬小學新生將迎來一個嶄新的學習旅程。
去年的試行表明,“學習準備期”,為新生順利適應小學學習生活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經(jīng)過這個階段的學習,新生的精神狀態(tài)、角色認知和行為規(guī)范都有了很大變化,適應能力大大增強。
友情服務
6月中旬左右,上海市近13萬2008年秋入學的小學一年級新生的家長,將免費獲得由市教委教研室組織人員編撰的《幼小銜接家長手冊》。
這是上海市教育行政部門為小學新生家長準備的一份“教育厚禮”,也是教育工作者為小學新生幸福學習開啟的“幸福列車”第一站。
這本手冊面向廣大家長,搜集與整理了家長在引導初入小學的孩子所遇到的主要難題,由富有實踐經(jīng)驗的幼兒園和小學教師共同撰寫而成,為家庭教育提供參考與指導,便于家長與學校教師一起配合,共同關懷小學新生的人生起步,做好小學新生的入學準備。
名詞解釋:學習準備期
“學習準備期”是上海市教委自2007學年始在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的第一個月設置的學習的準備期!皩W習準備期”是兒童從幼兒園到小學階段角色轉(zhuǎn)化的“緩沖期”;平穩(wěn)適應的“過渡期”和正式踏上學習旅程,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哺育期”。
“學習準備期”的設置對促進小學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銜接,適當緩解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之初的身心壓力,呵護他們對小學學校生活的美好憧憬,具有積極作用。[!--empirenews.page--]
在入學初設置的“學習準備期”,不再把單純的知識傳授放在第一位,而是結合一年級新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更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更關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基;更關注促進師生情感交流,從而幫助一年級新生實現(xiàn)從幼兒園到小學兩個不同教育階段的平穩(wěn)過渡,使他們初步適應并喜歡學校生活,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快樂成長。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