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6-26 22:27:01
焚書坑儒是中國古代秦始皇焚燒典籍、坑殺儒生的事件。
在中國古代秦朝始皇帝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朝的博士淳于越(人名)反對采取中央集權(quán)的郡縣制,主張根據(jù)古來的制度,把土地分別封給子弟們。秦朝的丞相李斯主張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就是不許學者們根據(jù)自己對學問的看法,對朝廷的政治、經(jīng)濟等問題提出意見和批評。
在《史記·始皇本紀》寫到:秦始皇下令焚書,“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這就是說,凡是有談論《詩》、《書》的人全都要處死,凡是借鑒古代的經(jīng)驗批評當代的朝政的都要剿滅他的全家族。第二年,許多方士和儒生(有學問的學者)奉命去尋找仙藥,沒有找到,還講怪話攻擊秦始皇。秦始皇大怒,將460多名方士和儒生在咸陽活埋在坑里了。歷史上稱這件事為焚書坑儒。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