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09-07-15 23:20:50
新世紀的到來,急切地呼喚著教育的深入改革,幼兒園新課程的實施,體現(xiàn)了時代的召喚。我們現(xiàn)在實施的主題型探索活動是根據(jù)兒童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確定活動的主題,并以該主題為中心加以擴散,編制主題網(wǎng)絡,將概念予以分化、放大,讓兒童通過自己的學習,探索概念的內涵。它涉及兒童的各個發(fā)展領域,將游戲、故事、繪畫、手工、音樂、數(shù)學等方面的內容融合為一體。而我園是音樂特色園,在新課程的帶動下,我們欣喜的看到了音樂活動給孩子們帶來的變化。
一、孩子們在音樂活動中體驗了快樂。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有一種先天性的行為趨避傾向——趨向積極的情感體驗而回避消極的情感體驗,小班孩子尤其如此,因為音樂活動讓他們感到輕松、快樂。我們?yōu)楹⒆觽儎?chuàng)設了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在這種氛圍中,孩子們大膽嘗試,勇于表現(xiàn)。當孩子大膽拍出第一個節(jié)奏時,老師贊許的目光、鼓勵的微笑、肯定的口吻等積極的評價都會使孩子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從中獲得極大的推動力,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去。在韻律活動《喜洋洋》中,我根據(jù)音樂的性質、節(jié)奏,編了一些語言節(jié)奏以掌握難點。如:過新年呀放鞭炮呀,砰啪、砰啪!過新年呀真高興呀,笑嘻嘻呀!學做小鳥飛得高呀,拍拍舞板;學做小鳥飛得低呀,拍拍舞板……孩子們在有趣的語言節(jié)奏的引導下,很快學會了這個韻律活動。在演出中,孩子們儼然是一個個小演員,他們舉手投足間也充滿了自信。
二、孩子們在音樂活動中體驗了成功。
體驗成功對于培養(yǎng)幼兒自信心非常重要,它能使幼兒由此相信自己的能力,對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同時還能檢驗孩子在同伴群體中的地位,從而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在集體的音樂活動中,每個幼兒都能得到表演的樂趣,體驗了成功的愉快。他們?yōu)榱诉_到同一個目的而學會克制自己的行為,服從集體的需要,與集體保持一致。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同樣給每個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
心理學研究又表明,在學習過程中,參與學習的效果是最佳的。比如:在主題型探索活動“大馬路”的活動中,孩子們對汽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在開汽車的律動游戲中,我讓孩子去聽聽馬路上汽車喇叭的聲音,然后編成了生動有趣的節(jié)奏,2/4××·|××·||嘀嘀嘀嘀、2/4××|××||嘀嘀嘀嘀等等。孩子們由于有了他們的參與過程,所以在這個活動中特別帶勁,把被動的灌輸轉變?yōu)橹鲃右髮W習。在自主的音樂活動中,不同層次的幼兒同樣體驗了成功,滿足了其自我的需要,這樣孩子們就能在“自我發(fā)展區(qū)”獲得提高,從而學會保持自信的態(tài)度。
三、孩子們有了一定的音樂技能。
在音樂活動中,孩子們沒有一定的音樂技能是不行的。因為這樣的話,他們的興趣就難以持久,他們對自己就沒有信心。在教授音樂知識、技能時,我大多采用游戲化的方法!缎抡n程》的理念告訴我們要更注重孩子自主性的發(fā)展,即充分發(fā)揮幼兒主體作用。小班幼兒由于其年齡特征的關系,對任何事物都極易產生興趣,但往往持續(xù)時間不長,經常“喜新厭舊”、“見異思遷”。在一次小鴨子的律動活動中,我做鴨媽媽帶著小朋友學鴨子走路,剛剛走到前面,小朋友們就跑去和多媒體上的小鴨子問好了。瞧!孩子的想象多豐富,心靈多善良。我及時抓住機會,適時對孩子們說:“我們也和小鴨子打招呼吧!”孩子們在我的帶領下用有節(jié)奏的語言和多媒體上的小鴨子問好:“呷呷呷呷,小鴨你好!”我在模仿小鴨說:“呷呷呷呷,小朋友好!”由于在韻律活動中加入了情景性的活動,使幼兒稚嫩的心靈有成功感,滿足感同時掌握了四分節(jié)奏。
音樂本是一門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懂得了如何去解決問題。在“找朋友”的律動中,小朋友們要在兩句歌詞結束時找到好朋友,然后告訴好朋友自己的名字,這就要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能力、協(xié)調能力,也減少了對老師的依賴。
愛因斯坦曾說過:“教育應當使所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咎寶貴的禮物來接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去負擔。”而新課程正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音樂活動給孩子們帶來了可喜的變化,我們會繼續(xù)這方面研究與實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