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luò) 2009-08-04 22:21:09
導(dǎo)讀:家長要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適時給以引導(dǎo)和幫助,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0到3歲的寶寶除了在生理上滿足吃好,睡好,生活有規(guī)律,環(huán)境清潔衛(wèi)生以外,還要滿足心理上的需求。那么,這些年幼的寶寶在想些什么?他們有哪些心理上的需求呢?
清晨醒來睜開眼,想看到父母的笑臉
寶寶需求每天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早上醒來后不必馬上被大人催著趕著要他起床;讓他睜眼看到的是他熟悉的、喜歡的親人的笑臉相迎:“寶寶早,寶寶睡好了嗎?太陽公公請寶寶起來啦!”幾分鐘后,等寶寶完全蘇醒,心情愉快了,再為他起床穿衣,洗手洗臉。
2歲以后的寶寶可以和父母同桌進早餐,早晨這段時間雖然短暫,但寶寶卻能在與父母短暫的相處中感受到親切和歡快。
當爸爸媽媽離家去上班,要擁抱或親吻寶寶的臉,和他皮膚接觸,以滿足他的情感需求;說上幾句鼓勵他的話,微笑著和寶寶說再見。清晨的這一段時間,父母的笑臉和關(guān)心會給寶寶的一天帶來新的氣息和良好的情緒。
可是,不少上班族的父母,往往忽視寶寶的心理需求,只顧自己趕時間,遇到自己起床晚了,上班時間快到了,更是心急,情緒不好,動作和語言難免粗魯甚至暴躁。
這樣的情景十分常見:爸爸媽媽慌慌張張地做事,嘴里急急忙忙地催促孩子,“快!快點起床。”“怎么這么慢?快點吃飯呀!”要不就抱怨孩子,“你天天拖拖拉拉的,害得我上班總是遲到”。
這樣慌張糟糕的開始,使孩子一清晨感受到的不是親切,而是煩躁;看到的不是的笑臉,而是緊張厭煩的表情。孩子接受了不良的刺激后,情緒消極,心理不安,這會影響他一天的正常生活。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