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09-10-14 20:31:04
有規(guī)律地生活對脂肪肝患者有重要意義
對于脂肪肝的治療,臨床尚無對癥藥物,現(xiàn)有的治療方案多以將血脂為主,對患者帶來極大的毒、副作用。因此綜合療法是當前治療脂肪肝的最佳治療方案。在綜合療法中,積極發(fā)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合理安排工作與休息,有規(guī)律地生活是保證康復的首要前提。大家都知道,脂肪肝患者免疫功能偏低。而調整免疫功能須從多方面著手,病人也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配合治療。中醫(yī)主張“扶正培本”就是這個道理。如病人起居正常,吃飯、睡眠、學習、休息、工作、活動都有一定規(guī)律,按部就班,養(yǎng)成習慣,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如輕微的勞動、散散步、練練太極拳等,同時保持精神樂觀、情緒穩(wěn)定,則有助于增加食欲,增強體質,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促進機體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這樣對脂肪肝的恢復就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前面我們也曾提到,生活有序,在大腦皮層就會形成相應的條件反射,以保證內臟器官有條不紊地工作,促進肝臟功能早日恢復正常。
吃葷食后立即飲茶
一些人吃完肉蛋、魚等高蛋白、高脂肪的葷食后,為去油膩,習慣立即喝茶,有些人還喜歡喝濃茶。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不符合科學道理。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能與蛋白質合成具有吸斂性的靶酸蛋白質使腸時蠕動減慢,容易造成便秘,并且增加了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對肝臟的毒害作用,容易引起脂肪肝。
充足的睡眠對脂肪肝患者有特殊意義
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多數(shù)脂肪肝患者伴有失眠、情緒不穩(wěn)定、倦怠、乏力等癥狀。因此,對于脂肪肝,尤其是重度脂肪肝的治療,應著重強調睡眠的重要性。休息能減少機體體力的消耗,而且能減少活動后的糖原分解、蛋白質分解及乳酸的產(chǎn)生,減輕肝臟的生理負擔。因為臥床休息可以增加肝臟的血流量,使肝臟得到更多的血液、氧氣及營養(yǎng)的供給,促進肝細胞的康復。據(jù)日本學者觀察,肝臟的血流量在立位時比臥位時減少40%,立位伴有運動時,肝血流量比臥位時減少80%~85%。肝血流量減少,可直接影響肝臟的營養(yǎng)及氧氣的供給。但對所有的肝病患者過分強調臥床休息與睡眠反而會加重病人的精神負擔,影響大腦的調節(jié)功能和內臟功能的協(xié)調,也不利于機體的新陳代謝。當然,萬事萬物都是過猶不及。久臥會造成新陳代謝下降,營養(yǎng)障礙,氣血不暢,筋脈不舒。所謂“久臥傷氣”就是這個道理。
保證充足睡眠的同時,應注意與之有關的一些事項:晚睡前切勿飲濃茶、咖啡或刺激性飲料。晚飯宜清淡,切勿過飽。入睡前用溫熱水泡泡腳,做幾節(jié)保健按摩操都有利于入睡,保證睡眠充足。睡眠姿勢一般以右側臥位為佳,可使心臟不受壓迫,促進胃腸蠕動排空,加上全身肌肉放松,可使睡眠安穩(wěn)、舒適、自然。一些不符合睡眠衛(wèi)生的方式如張口呼吸、蒙頭大睡等也應避免。總之,睡眠是人體的基本生理需要,過之有余,差之不足。對于肝病患者,只有充足而適量的睡眠才能保證機體內環(huán)境的調節(jié)和穩(wěn)定,提高抗病能力,使病情日趨康愈。
脂肪肝患者要保持大便通暢
肝臟是解毒的器官,具有重要的解毒功能,即體內代謝產(chǎn)生的毒性物質如氨、膽紅素、某些激素以及服用的某些藥物、酒精等,都要經(jīng)過肝臟處理,變成無毒或微毒、易于溶解的物質,最終從尿或大便中排出體外。同時,一切在胃腸道內消化吸收的物質,都要經(jīng)過門靜脈運送至肝臟加工。很多食物和藥品,在腸內腐敗、發(fā)酵常產(chǎn)生有毒物質。當肝臟有病時,解毒能力相應下降。病人如伴有便秘,由于腸道內細菌繁殖增加,毒性物質會大量產(chǎn)生,迫使肝臟負擔加重,以致延緩肝臟功能的恢復。
因此,脂肪肝患者必須保持大便通暢,防止習慣性便秘,以利毒性物質從體內排出,減輕肝臟的負擔。保持大便通暢,就應盡量多吃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吃洗凈的水果、蔬菜,同時補充充足的水分。由于人體缺乏纖維素酶,在腸內不被吸收的纖維物質就會刺激腸壁蠕動和分泌粘液,促進排便發(fā)生。據(jù)觀察,人們吃富含纖維素的食品,12~14小時就可由腸道排空,而低纖維食品需要28小時以上。而且,纖維素還會維護腸道菌群生態(tài),限制某些腸道菌的增長,使二次膽汁酸降低。另外,要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以早上為宜。在晨間起床前用手掌從上腹向下腹推拿10次,從左右肋緣分別向左右下腹按摩10次,均會使排便更容易。
肝炎病人多聽點音樂好
音樂是一種特殊的語言,人們通過音樂陶冶情操,從音樂中獲取力量。音樂不僅是一種藝術享受,更重要的是音樂可以影響情緒。多少年來,人們普遍認為音樂有神奇的療效,和巨大的感染力,其本身就是用有組織的樂符來表達人們內心感情的一種語言。近年來,音樂越來越多地服務于個人的需要,對肝炎病人而言,音樂可調整人的心理,而心理狀況與肝臟功能恢復密切相關,音樂可建立信息溝通,對人的高級神經(jīng)活動和人的大腦邊緣系統(tǒng)及腦子網(wǎng)狀結構有顯著影響,而邊緣系統(tǒng)對調整人體內臟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能促進分隊二些有益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酞膽堿等物質,協(xié)調身心健康,使人的精神世界發(fā)生變化。當人的聽覺器官感受到不同的音樂旋律時,能減輕脂肪肝帶來的壓抑、消極、悲觀、抑郁、焦慮不安、失望、對前途沒信心等異常心理。莊嚴的旋律賦于人豐富的想象,悠揚的樂曲促使人身心向上,輕快、抒情的音樂讓人愉快地休息,正如天文學家畢達哥拉斯說“如果我把各種優(yōu)美的音調融臺在一起,就能使各種莫名其妙的妒忌行動等缺點轉化成優(yōu)點”。音樂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養(yǎng),緩和緊張心理,還可激發(fā)人的心理潛力,使病人感到喜悅,興奮、愉快,調動人的各系統(tǒng)正常功能,促進消化道活動,安定病人的情緒。悅耳的音樂,傳入大腦后,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是一個良好的刺激,而起到加速排除體內廢物,有助于脂肪肝的治療。音樂能使人焦慮消失,更珍惜生命,給人帶來勇氣和力量,音樂與肝炎病人相伴,無疑能提高肝炎的治療效果。音樂可使病人發(fā)泄淤積郁悶的情緒;有人認為音樂的某些旋律或節(jié)奏可以教育人,改變人的脾氣和情緒、恢復內心能力和諧,坯具有控制和穩(wěn)定人的情緒的功能,故脂肪肝患者多聽點音樂大有好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