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11-05 16:36:21
導讀:在提高教師英語教學能力的基礎上,幼兒園英語教育活動最好由帶班教師組織實施,因為帶班教師不僅了解本班幼兒的特點,在教學中便于因材施教,而且有利于把幼兒英語學習的內容延伸到其他各項教學活動中,提升幼兒英語學習的效果。這也是解決英語教育活動與其他活動彼此孤立的方式之一。
語言環(huán)境是指產生和提供語言輸入的環(huán)境,一般包括語言學習者在學習一種新語言時聽到和讀到的一切語言材料,以及習得語言時的具體環(huán)境,如同伴間的交談、師生間的對話以及課外的語言接觸等!1〕任何一種語言學習都離不開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語言只有在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里不斷被使用,才能為人們所掌握,進而得到豐富和發(fā)展。幼兒英語學習同樣需要英語語言環(huán)境的支持。對幼兒來說,幼兒園和家庭是他們活動的中心,也是他們獲得直接言語接觸最多的場所。本研究擬以河北省石家莊市部分幼兒園教師和幼兒家長為調查對象,調查幼兒園和家庭幼兒英語學習環(huán)境的現狀,以期為改善幼兒園英語教育活動提供一定的依據。
本研究隨機抽取河北省石家莊市市區(qū)范圍內教授幼兒英語的幼兒園共10所,其中省一級幼兒園2所、市一級幼兒園3所、市二級幼兒園2所、省直機關幼兒園1所、私立幼兒園2所,以幼兒園教師和幼兒家長為研究對象,以開放式問卷為主,輔以觀察和訪談,調查幼兒園教師和家長在幼兒英語學習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借此分析石家莊市學前兒童家園英語學習現狀。
一、調查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共發(fā)放家長問卷120份,收回有效問卷85份;發(fā)放教師問卷80份,收回有效問卷68份。統(tǒng)計結果如下。
1.幼兒園英語學習環(huán)境現狀
幼兒園教師通常采取直觀教學法對幼兒實施英語教育。直觀教學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它能把抽象的幼兒陌生的英語通過實物、玩具、模型、掛圖等直觀教具呈現在幼兒面前,使幼兒獲得感性認識,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2,3〕在調查中發(fā)現,19.51%的幼兒園教師利用現代教育媒介,如收音機、電視錄像、電腦等輔助教學,拓展了幼兒的視野,增強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縮短了幼兒英語教學主客體之間的距離。另有63%的幼兒園教師在教學中喜歡運用富有表現力的肢體語言,通過表情、動作、手勢等表現英語語言的活力,吸引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幼兒園教師還注重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學習英語。21.95%的幼兒園教師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滲透英語教育,比如早晨到幼兒園時和幼兒打招呼“goodmorning”;飯前幼兒排隊洗手時引導他們說“washhands”;碰倒別人時說“Iamsorry”;感謝別人幫助時說“thankyouverymuch”,等等。
幼兒園教師往往會為幼兒創(chuàng)設相對豐富的游戲環(huán)境。興趣是幼兒學習英語的前提、動力和保證,只有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幼兒英語學習的效果。游戲是激發(fā)幼兒興趣的最好方式,教師寓教于樂,可以激發(fā)幼兒學習英語的潛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34.15%的幼兒園教師會采用寓教于樂的教學形式,比如利用“oldwolf,oldwolf,whattimeisit”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時間的英語讀法。
此外,還有4.88%的幼兒園教師提倡把英語教育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從動態(tài)環(huán)境延伸到靜態(tài)環(huán)境,他們會在幼兒園墻面上張貼簡單易懂的英語單詞、日常生活用語等。還有4.88%的幼兒園教師注意及時與家長交流幼兒英語學習情況,家園共育,提高幼兒英語學習的效果。
語言教育作為幼兒園的教學領域之一,應該與其他教育活動或內容互相滲透,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4〕然而,在訪談中我們了解到,大多數幼兒園教師認為英語教育只是幼兒園英語教師的責任,它有自己的目標,與其他活動沒有太大關系,所以在幼兒園里幼兒英語教育更多是在英語課進行,其他活動中涉及的英語知識極少,導致幼兒英語學習的一致性和聯系性被割裂,幼兒英語學習事倍功半。
調查中還發(fā)現,部分幼兒園沒有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環(huán)境優(yōu)勢,忽視環(huán)境潛移默化的語言教育作用。此外,構筑家園教育合力、實現家園共育是幼兒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但在此次調查中只有4.88%的幼兒園教師意識到了家園共育在幼兒英語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幼兒園對家園共育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
2.家庭幼兒英語學習環(huán)境現狀
幼兒家長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視聽資源,聲音、圖像、畫面的有機結合,強烈的視聽刺激為幼兒留下了深刻印象,節(jié)奏鮮明的歌曲也可以幫助幼兒學習英語語音、語調,增強幼兒的英語語感。調查中發(fā)現,39.84%的家長為幼兒提供了大量幼兒英語兒歌、英語動畫光盤,盡可能采取多種形式培養(yǎng)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鍛煉幼兒的聽說能力。21.14%的幼兒家長會盡量在日常生活中和幼兒進行英語對話,比如吃飯時爸爸會問:“Whatwouldyoulike,baby?Fishoregg?”有客人來訪,媽媽會讓幼兒主動用英語向叔叔、阿姨問好,等等。
一部分幼兒家長把幼兒英語學習的關注重點放在教授幼兒字母、單詞、短語上。20.33%的家長認為幼兒英語學習的好壞是以單詞量來衡量的,因此他們花費大量精力教授幼兒英語單詞。此外,還有一小部分幼兒家長注意檢查幼兒的英語作業(yè),及時向幼兒園教師提供反饋信息。
調查中發(fā)現,幼兒家長在幼兒學英語過程中主要扮演資源提供者的角色,家長們對怎么運用這些資源、何時運用這些資源不是十分明白,要么為幼兒提供的視聽資源不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無法引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要么對幼兒在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不能給予適當指導;要么沒有時間陪伴幼兒學習英語,導致幼兒英語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
另外,部分家長對幼兒英語學習的目標缺乏科學認識。幼兒英語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幼兒學英語的興趣,家長不應該以幼兒掌握詞匯量的多少作為衡量幼兒英語學習的標準,這樣做可能會加重幼兒的心理負擔,使幼兒誤以為英語枯燥難懂,降低學習英語的興趣。
對幼兒來說,英語是一門陌生的語言,幼兒在最初接觸英語時可能不敢張口說,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語法錯誤,這時家長千萬不能急躁,應該重視幼兒英語學習的心理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表揚幼兒英語學習中出現的點滴進步,樹立幼兒英語學習的信心,這樣才能為幼兒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基礎。但在本次調查中幾乎沒有家長涉及這個問題,幼兒家長普遍忽視了幼兒英語學習的良好心理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二、建議
單一的幼兒園英語學習環(huán)境或者單一的家庭英語學習環(huán)境對幼兒英語學習而言都是不夠的,只有家園共育,相互協調,才能取長補短,實現幼兒英語學習的目標。
1.培養(yǎng)一支綜合素質較高的師資隊伍
幼兒的語言習得是一種無意識、自然而然地學習、使用并掌握甚至是“拾遺”語言的過程。幼兒園教師要把握幼兒的心理特點,具備一定的英語知識,不僅在課堂上而且要在日常生活中適當用英語指導幼兒的活動,與幼兒進行簡單的英語會話,提高幼兒的英語運用能力。為了提高幼兒園教師的綜合素質,幼兒園應該對本園教師實施園本培訓,在發(fā)展教師學前教育專業(yè)技能的同時,為教師提供英語學習和使用的機會。比如,幼兒園每天為幼兒安排一定時間的課外英語活動,各帶班教師配合英語教師與幼兒進行英語交流,教師既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又掌握了幼兒的英語學習狀況,便于設計實施下一階段的教學活動。幼兒園還可以聘請高校英語專業(yè)教師集中授課,提倡教師自學英語,鼓勵園內教師相互學習,大力提高教師的英語教學能力。
在提高教師英語教學能力的基礎上,幼兒園英語教育活動最好由帶班教師組織實施,因為帶班教師不僅了解本班幼兒的特點,在教學中便于因材施教,而且有利于把幼兒英語學習的內容延伸到其他各項教學活動中,提升幼兒英語學習的效果。這也是解決英語教育活動與其他活動彼此孤立的方式之一。
2.指導家長創(chuàng)設家庭英語環(huán)境
幼兒園可以通過定期培訓、專題講座、現場匯報、親子活動等,引導家長認識到家園共育對幼兒英語學習的重要作用,指導家長了解創(chuàng)設家庭英語學習環(huán)境的知識和經驗,為促進幼兒英語能力的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家園共育環(huán)境。
此外,幼兒園還可以開展幼兒家庭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研究,研究家長的教育觀念、教養(yǎng)態(tài)度和教育行為與幼兒英語學習的關系,為指導家庭教育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戴曼純,肖云南.語言環(huán)境的類型與作用〔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2).
〔2〕李淑玉.課堂教學的多樣化〔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3,(1).
〔3〕呂海濱.充分運用教育媒體,促進幼兒英語教學〔J〕.外語電化教學,2001,(12).
〔4〕趙寄石,樓必生.學前兒童語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82-183.
來源:《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07.5
作者:高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