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新聞網 2012-08-01 14:21:35
二、記憶能力。
觀察的目的是為了積累,人類的智慧正是不斷積累知識的結果。積累知識又離不開記憶。繪畫的語言是形象,形象的積累也靠記憶。許多作家、畫家、演員往往具有很強的視覺記憶能力,能對瞬息呈現(xiàn)的人物景象在寫作、繪畫和表演中準確地再現(xiàn)出來,這是他們在長期的觀察中練出了驚人的形象記憶力。如畫家的舞蹈速寫,舞蹈演員的動作是那樣迅速,不斷地變換,畫家的速寫技巧即使再熟練也趕不上,只依靠眼睛看是無從下筆的,必須在熟悉舞蹈動作的基礎上,靠腦子記憶畫出來。
中國繪畫傳統(tǒng)很強調畫家的“默畫”能力,有名的《韓熙載夜宴圖》就是畫家顧閎中一連幾夜在韓熙載家窗外偷看他和客人、侍女、姬妾的行樂情景后繪制出來的,顯示了畫家精深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兒童的記憶主要是無意識的,他們的大部分知識來源于無意識的記憶。他不是有目的地去記一樣東西,而是自然而然記住了。對孩子來說,記憶的效果好壞,一受外界事物特點的影響,直觀的、形象的、鮮明的事物就容易記;二受孩子興趣的支配,有濃厚興趣的事物容易記住。
訓練孩子的形象記憶力,“默畫”是一個好辦法。讓他觀察后默畫他感興趣的東西,或看圖畫書講故事后默畫下來,久而久之養(yǎng)成習慣,他腦子里會貯存豐富的形象,要畫什么就會感到非常自由。而畫臨摹畫養(yǎng)成習慣的孩子,只能照畫本畫,離開畫本就畫不出來,缺乏的正是這種形象記憶能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