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12-10-22 14:37:25
從今年開始,小學將迎來新一輪入學高峰——未來五年,年均增加新生兩萬名。到2017年,全市小學新生人數(shù)將翻一番。為了敲開名校大門,幼兒園孩子的入學準備也是越來越早。那么,應該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如何選擇學前教育機構(gòu)?第壹階幼小銜接學校校長、原景山學校北校區(qū)校長劉春英和首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劉曉曄博士為家長們支了幾招。
幼小落差大
“銜接”成必須
前年從景山學校北校區(qū)退休后,劉春英校長就投入到幼小銜接教育中。她認為,幼兒園與小學教育有著明顯的差異,在教育方式、學習環(huán)境、師生關系等方面都發(fā)生了變化。但是近年來,幼兒園與小學在教育方式上的區(qū)別越來越大,兩個坡度的落差讓很多孩子在適應小學生活時感到困難、吃力,進而影響了學習進度。因此,作為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幼小銜接不僅是“必需”,更是“必須”。
“幼小銜接的目的在于,讓孩子沒有擔憂和恐懼,胸有成竹、充滿自信地走進小學。雖然重點小學的資源有限,在考慮取舍時,不可避免地要進行一些考察,但家長不要掉入‘拼成績’的陷阱。”劉春英校長說,很多家長不明白,重點小學在考察新生時,更強調(diào)學生的整體能力和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和記憶力等。2011年,東城區(qū)某重點小學的三道測試題分別考察了學生一寸、一拳、一尺的紙筆姿勢,觀察能力以及記憶能力和表達能力。所以,給孩子做入學準備,還應該把能力和習慣的培養(yǎng)放在首位。
優(yōu)秀小學生
須闖四道“關”
到底該如何進行學前準備呢?首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劉曉曄博士認為,入學準備是個長期的過程,從進入幼兒園就應著手。具體到入學前一年左右的短期準備,需要為孩子匹配四方面的能力和意識,幫助他們闖過從幼兒到小學生的四道“關”。
首先是增強孩子的自律意識。小學階段相比幼兒園,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要求”多了。但外在的要求是遠遠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要把“外在的要求”轉(zhuǎn)化成孩子“內(nèi)在的自律”。所以,日常生活中不妨和孩子一起制定規(guī)則,讓孩子親身感受各種規(guī)則的重要性,并逐漸養(yǎng)成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習慣。
其次是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所以很多孩子到了小學之后,不敢說話,尤其不敢跟上課的老師提要求,比如告訴老師自己要上廁所。所以,鍛煉孩子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意愿,學會跟不熟悉的人接觸,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
第三是培養(yǎng)溝通和交往能力。孩子入學后不適應,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沒有朋友,情緒不高,學習興趣受到影響。如果在學前能夠?qū)W會與人交往、溝通的能力,比如禮貌地對待別人,學會怎樣加入別人的游戲等,孩子在新學校很快會交到朋友,一旦有朋友了,跟老師熟悉了,適應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最后是讓孩子向往小學生活,對小學充滿好奇心。這也是最重要的。上面都是治標的方法,而這一點才是“本”。也就是說,要想讓孩子迅速地適應小學生活,就要讓孩子打心眼里充滿了對上小學的憧憬。只有這樣,孩子才能主動地去適應。反之,我們平常的一些做法,比如讓孩子學拼音、學算術,或者告誡孩子“你不好好學,上學就跟不上了”……這些做法其實是在起反作用,無形中增加了孩子入學的焦慮感。而這種緊張和焦慮,大多是成人造成的。
學前早準備
報班要謹慎
面對眾多的幼小銜接機構(gòu),應該怎樣做出選擇呢?劉春英校長建議,家長們從六個方面進行考察。
1.教育理念。入學準備目的是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過度強調(diào)知識的掌握,忽略孩子自身能力,或是違背成長規(guī)律的“突擊式”準備是不可取的。家長應該選擇側(cè)重孩子特定發(fā)展階段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機構(gòu)。
2.師資背景。師資是教學品質(zhì)最重要的保障,孩子的知識學習、習慣培養(yǎng)、能力提升都依賴于教師,因此家長在報班前,要盡可能多地了解一些教師的背景情況。
3.課程設置。課程設置決定了孩子經(jīng)過一年時間的學習后,能夠達到怎樣的水準。因此,家長不僅要認真了解課程設置中,哪些是知識學習,哪些是能力培養(yǎng),而且要詳細咨詢該機構(gòu)的老師,了解他們設置這些課程的原因。
4.經(jīng)驗與口碑。選擇機構(gòu)時,這間機構(gòu)以往在這個年齡段積累的經(jīng)驗非常重要。因為,每一個真實的案例都將是自己孩子教育中有益的輔助。因此,經(jīng)驗和口碑至關重要。
5.校區(qū)環(huán)境。好的環(huán)境是孩子達成學習成果的保障。對于5、6歲的孩子,生活和學習的環(huán)境需要仔細設計。比如從安全角度看,校區(qū)是否封閉管理,校區(qū)內(nèi)外是否有影響學生安全的障礙物,學生使用的桌椅是否是圓角的?從保護孩子視力角度來說,教室的黑板是否逆光,教室燈光的流明是否符合視力保護標準?另外,對于5、6歲的孩子來說,充分的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一些幼小銜接學校把體育課設置成為常規(guī)課,當然這對校區(qū)的面積和環(huán)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價格。目前,由于師資配置、課程內(nèi)容、教學成本不同,京城學前準備培訓機構(gòu)的學費標準也有較大差異,每月從1500元到5000元都有。價格雖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但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指標。建議家長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學校。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