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6-08-15 13:40:15
孩子的適應能力比家長們想象的要強得多
“很多時候是孩子在外面哭,家長的分離焦慮比孩子嚴重得多”,開心果果是幼兒園的園長,她在貝聊的微信群里面說出了“入園焦慮癥”的真相,大人們總是認為孩子還那么小,很難適應一個新的環(huán)境,再加上孩子的哭鬧,因此產(chǎn)生了太多的憂慮和不放心。
早教專家專家認為孩子的適應能力比家長們想象的要強得多,她談到有一個外籍的小朋友,爸爸媽媽都是美國人,孩子只會講英文,剛來的時候真是可憐,臉上和眼睛里寫滿了茫然和無助,但是三個月以后,老師和小朋友們的話他基本就能聽懂了,還可以說些簡單的中文,又過了三個月,已經(jīng)可以用流利的中文跟老師交流了,與其他小朋友也打成一片。為什么孩子的適應能力如此之強,這是因為他們處于“無意識適應性學習期”,這是大自然賦予小生命生存本領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是超乎成人想象的。
很多家長擔心自己走后,孩子還會在幼兒園里面又哭又鬧,開心果果告訴家長們:孩子只是在分離時持續(xù)哭了一會,大概不到5分鐘,后來跟小朋友們一起玩,分散注意力了就不會再哭,但稍微有點空閑時間想起又會哭會兒,這個時候,幼兒園的老師會哄哄他們,他們又不哭了,老師們會趁孩子不哭時趕緊拍照片,并上傳到貝聊上面,告訴家長們請放心,孩子沒哭了,“幼兒園的老師們都辛苦的,哄完孩子再哄家長,做家長工作有點像算命,從孩子的表現(xiàn)推測家長的教育模式哪兒出問題了,然后用心良苦地教TA如何放松,如何配合幼兒園減短適應期。”讓很多家長們了解到幼兒園老師的不易,很多家長留言表示,“老師辛苦了!”、“有付出就有回報!”、“有愛心,有耐心,有真心的人才能做好這份工作!”
家長要學會“冷處理”,問老師好過問孩子
“兒子從幼兒園回來說他心情不好,但具體原因又不讓問,看著可憐的兒子心里酸酸的,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一位叫做小路的家長說出了自己的擔心。這個問題確實比較普遍,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以后,很擔心他們在里面受了委屈,他們會千方百計地從孩子嘴里打聽在幼兒園里發(fā)生的事,“今天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啊?”、“老師對你好不好啊?”,甚至有的直接問“老師有沒有打你”。有時候,孩子不愿意多說或者表述不清,家長們就根據(jù)孩子低落的心情,揣測出他在幼兒園里的悲慘經(jīng)歷,于是變得憂心忡忡。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