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作者:@佚名 2017-09-04 14:52:39
(4)夏日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陽高高地掛著空中,農(nóng)民伯伯不辭辛苦地在田地里耕種,一滴一滴的汗水從頭上滴下來,落在泥土里,糧食來得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反映農(nóng)民辛勤勞作的詩,快來讀一讀。
(5)指導朗讀。
①老師范讀。
、谧x準“鋤、知、中、餐”這幾個字的讀音。
、圩⒁庠娭械耐nD。
、軐W生與同桌一起練讀。
(6)練習背誦古詩,看誰背得快。
(7)談談讀古詩后的體會。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對學習的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采用活動和游戲的形式,能夠極大程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鞏固學習于活潑有趣的游戲中,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學習。
三、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小朋友們,你們個個都是好樣的,你們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闖過了一道又一道難關,讓我們?yōu)樽约汗恼;丶液螅欢ò涯憬裉斓膶W習收獲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讓他們和你一起分享收獲的喜悅吧!
設計意圖:激趣促行,鼓勵學生將收獲講給家長聽,既鞏固所學知識,又讓學生體會到分享的快樂。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復習古詩
1.過渡:小朋友們,上節(jié)課我們羊羊小隊一起連闖四關,你們高興嗎?我們在古詩海洋中采擷的那朵最美的浪花,你們背給爸爸媽媽聽了嗎?
2.指幾名學生背誦,全班齊背。
3.小結:小朋友們背誦得可真好!這節(jié)課,老師帶你們一起走進故事王國,一起分享一個有趣的故事,好嗎?
設計意圖:孔子云:溫故而知新。對于一年級的學生而言,將背誦過的古詩經(jīng)常復習,會加深學生永久記憶。
二、初讀故事,整體感知
1.學生借助拼音嘗試自己讀故事,要求讀準字音。讀不準的做上標記。
2.教師范讀,要求學生聽準讀音。
3.同桌一起讀故事,注意讀音。
4.教師指導朗讀。
5.朗讀比賽。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特別是一年級學生,教師要給予學生信心與鼓勵,讓他們敢于獨立閱讀,進而喜歡獨立閱讀。這樣才能將閱讀興趣從課堂引向課外。
三、復述故事,拓展思維
指導學生按下面的提問進行復述。
課件出示:
1.老公公叫誰來幫忙了?(老婆婆)
2.老婆婆叫誰來幫忙了?(小姑娘)
3.小姑娘會怎么說呢?(來了來了)
4.接著誰來了?(小狗)
5.小狗會怎么說呢?(汪汪汪,來了來了)
6.小狗喊誰?(小貓)
7.小貓會怎么說呢?(喵喵喵,來了來了)
8.猜猜看,后來怎么樣了?(蘿卜拔出來了)
小朋友真棒,有誰能告訴老師,蘿卜是誰拔出來的呢?對了,大家一起把蘿卜拔出來了,大家的力量真大!
設計意圖:利用提問的方式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梳理故事脈絡,同時在復述過程中更有助于學生對內(nèi)容的理解。
四、指導表演,感受道理
1.指導學生在小組內(nèi)嘗試表演,提醒學生注意:
(1)拔蘿卜的動作和表情。
(2)喊人的動作和對話。
(3)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貓、小老鼠的走路動作。
2.個別小組上臺表演。
設計意圖:通過表演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現(xiàn)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布置作業(yè),分享收獲
回家把這個故事讀給你最喜歡的人聽。
設計意圖:孩子都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東西與別人分享,知識也不例外。孩子會在分享中加深感悟,激發(fā)興趣。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給了我一個重要啟示,那就是在今后進行語文園地教學時,要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語文,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剛入學的小學生,好動愛玩,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在他們的觀察和想象中,客觀世界是擬人化的世界,大至一片森林,小至一個小動物,在他們眼里,都是有情感有智慧的精靈。根據(jù)學生的這一特點組織教學,也就抓住了教學成功的關鍵。創(chuàng)設情境的做法尤為適用。本次語文園地的教學就利用孩子最喜歡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創(chuàng)設了“羊羊小隊PK賽”的情境,讓學生進行闖關游戲,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激起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輕松完成了鞏固音節(jié)、區(qū)分結構等教學任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所以在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大膽、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語文課程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語文教學活動,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會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