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10-09 21:36:43
師:除了畫展,菜花園里還有散文朗誦呢,請這兩組的小朋友上前表現一下吧。你們選了第幾段音樂?我們一起來聽一下,為什么選這段?
師:在菜花園里聽著這么美的散文,讓人感覺好舒服,要是還有精彩的表演就更棒了,你們想來試試嗎?先介紹一下自己的角色,在集體表演。他們演得好嗎?好在哪里?
師:菜花園里這么美,過幾天,我們也可以邀請自己的好朋友一起來做客,好嗎?
分析與思考:
其一,教材內容的分析與把握是否準。我們在課前讓幼兒初步熟悉散文的內容,目的就在于再本活動中能讓幼兒從散文生動形象的語言中更深層次地挖掘和感受美,從而幫助幼兒用多種手段大膽地表現美。但是,實施后發(fā)現,教師挖掘散文語言美和意境美不夠深入,仍然停留在散文語言的本身,缺乏語言對幼兒心底中那股美的激情和表達方式的引領。朗吉努斯說:“文章不僅打動聽覺,而且打動整個的心靈,經過藝術創(chuàng)造實踐,把現實生活中的自然美加以概括和提煉,集中的表現在藝術作品中的美。”因此,教師應該更加細致地打磨散文中美好語句的內涵,通過形象化的方式萌發(fā)孩子內心情感宣泄的愿望。
其二,表現手段多樣化是否適切;顒訉嵤┖笠韵聠栴}將我們陷入沉思:在綜合藝術教育活動中是不是藝術表現手段越多越能幫助幼兒表現美?是不是表現內容越豐富藝術表現力越強?是不是材料越多樣藝術作品更美?由于教師將活動室分成三個大區(qū)域,雖然從空間上給予幼兒自主活動的空間,可能減少組際之間的干擾,但是,帶來許多觀察指導中的空缺點。在繪畫組中分別以三種不同的繪畫方式呈現,線描畫、砂紙畫雖有些經驗,可這次是實物寫生,給孩子帶來平面繪畫與實物觀察的難點跨度,水粉點彩畫又是一種全新的繪畫技能。朗誦組需要幼兒能自己播放音樂;表演組要求孩子能自我解決分配角色、導演表演過程及表現角色特點。從以上羅列的情況中,不難發(fā)現“多”在活動中給教師帶來很多指導的困擾,給孩子帶來許多的“困難”。因此,教師應該梳理活動幼兒的表現,找出最有價值點的表現形式,通過最適切的表現內容將多種表現方式整合起來,使呈現美的效果“減而不少,合而不混”。
其三,關鍵性經驗的引導轉換是否巧。關鍵性經驗往往建構在幼兒已有經驗基礎上,借助于已有經驗的引導,通過經驗遷移和嫁接轉換為新的關鍵性經驗。在本活動中,已熟悉的散文內容、朗誦、表演、砂紙畫、線描畫等都是孩子已有經驗的表現,有的側重在知識層面,有的側重于技能層面,這些經驗為幼兒寫生菜花作鋪墊,而關鍵性經驗則在引導幼兒在領悟散文對菜花的描述和對實物菜花的觀察中直觀形象地感受美,用喜歡的方式去表現美。因此,教師應該緊緊抓住菜花的色、形、味來引領孩子感受菜花獨特的美,幫助幼兒通過點彩把握菜花的色、砂紙畫、線描畫把握形、在角色表演中表現香氣襲人。
反思與調整:
1.拉伸活動時間。由單一的藝術活動調整為由若干個綜合活動構成的主題活動,藝術活動不僅限于一個單位時間內完成,它可在集中活動中學習,也可以在區(qū)域、游戲中感受,增加孩子觀察、感受、體驗的機會。
2.重組分組形式。將朗誦組和表演組合二為一,活動中,一半幼兒朗誦一半幼兒表演,再進行交換角色,使兩組孩子互動起來,產生競爭感,也解決教師觀察指導難的問題。去掉線描畫,選擇孩子喜歡的砂紙畫和點彩畫。
3.拓展活動內容。在幼兒感受散文語言美、意境美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大膽地用繪畫、朗誦和表演的方式表達菜花的美,進一步拓展菜花的人文價值,萌發(fā)幼兒喜歡菜花的美好情感。
4.營造開放的活動環(huán)境。通過重組,將活動區(qū)域縮小為兩個區(qū)域,表演區(qū)和繪畫區(qū)。為繪畫的孩子創(chuàng)設安靜溫馨的寫生區(qū),多個封閉的三角形桌,周圍坐著孩子,中間則是盆栽的菜花。表演區(qū)靠近電視和音響,把菜花園圖作為幼兒表演的背景,增強表演的舞美效果。
5.調整指導策略。由教師單純地分配操作任務和介紹操作要求的條文式指導,轉變?yōu)榻處熥プ£P鍵經驗的指導。從點彩這一個幼兒喜歡卻又不熟悉的繪畫技能入手,引領幼兒和教師一起探索點彩畫的方法。使傳授、說教式的課堂教學調整為開放、互動式的探究學習,建構新經驗。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