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民間智庫 作者:校長傳媒 2018-04-25 09:09:25
1.給孩子營造一個安心的家庭環(huán)境。
心安定了,孩子才會安心而享受地去做某些事情。否則,他只能惶恐地糾結于各種“不安心”因素,難以專注。
2.當孩子做某件事情很投入時,盡量不去打擾他。
避免關注過度孩子,以免孩子形成依賴,缺乏自主性。當沒有人陪伴或者給孩子安排活動時,他就會內心惶恐,無所適從。
當不得不打斷他的時候,走到他身邊,蹲下來,對他說:“我看你好專注呀(順便豎個大拇指)!對不起,現在我們……(陳述理由,告知后續(xù)的活動。)”如此,孩子覺得自己被尊重,他就不會因為被打斷而鬧情緒,內心就不會產生對抗的能量。他的心更安定,專注力自然就會發(fā)展得更好。
3.電子產品可以偶爾玩之,絕對不能當做電子保姆。
盡量陪伴孩子投入地玩游戲,參與他的游戲,引領他玩得更深入、更長久、更有創(chuàng)意。孩子自然可以將注意力更長時間地集中于某項活動。
4.當孩子癡迷于某項活動或某個事物時,順應他的需求。
當孩子對某項活動產生興趣時,為他提供更多與之相關的資訊、材料、可能的相關活動,讓他跟與其相關的事物關聯,并幫助他橫向或者縱向去拓展,發(fā)掘出更多有趣的元素,將探索的觸角伸向更多可能的方向。
5.某些小游戲,也是拓展孩子專注力很好的練習。
如,將某個小物件放在手心里倒騰,猜最后在哪只手里。或者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去關注某些事情,觀察某些事物的變化,如季節(jié)、光影、色彩等的變化。引領孩子享受這一切,并且不給他壓力,他的有意注意自然就會在這一類活動中獲得發(fā)展。
由此可見,專注力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也不是一個需要刻意去訓練的事情。有心,每時每刻,我們都在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
延伸閱讀: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注意力與前庭平衡能力有關
父母在對孩子早期訓練時,更喜歡訓練孩子認字、算數、背兒歌、背唐詩等,但是,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他就不能夠把你教的知識記住,也不可能坐下來好好聽講。所以,父母應該注意訓練孩子的集中注意能力。有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注意力與前庭平衡能力有關。
前庭器官是大腦中的重要器官,控制人的重力(地球引力)感和平衡感。人對重力的感受、判斷身體與環(huán)境的關系、控制身體的平衡,方向感、距離感的正確掌握,以及翻、爬、坐、站、跑等行動都與前庭器官有重要關系。前庭平衡功能失調的孩子表現為:左右不分,方向感不明,經?目呐雠觯矚g爬高,繞圈子跑,旋轉不暈,怕走平衡木等等。在學校里表現得好動不安,注意力無法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喜歡作弄人,浮躁,愛發(fā)脾氣,缺乏自信心。他們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給父母添麻煩,挑三揀四,很難與他人分享快樂,也不愿和他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有些孩子還可能出現語言發(fā)育遲緩,說話晚,語言表達困難等。有的孩子自己學不到東西,也影響課堂紀律,讓老師感到很頭疼。造成前庭平衡功能失調的原因有胎位不正,早期活動不足,爬行不足,過早地長時間使用學步車等。
對孩子前庭平衡功能的訓練應從懷孕時開始。胎兒在前三個月主要是發(fā)育大腦神經系統(tǒng),但此時的媽媽都比較緊張地“保胎”而很少活動,有的孕婦在床上要躺好幾個月。其實,在整個懷孕期間孕婦都應該適當地活動,如散步、做一些家務等。孩子出生回家后,每天都可以做幾秒鐘的俯臥抬頭、頭豎直等訓練。適當地搖抱孩子,不要老讓孩子躺在床上看天花板。三個月開始訓練孩子翻身,六個月開始訓練孩子坐,七八個月開始訓練孩子爬行。據調查,現在有不少孩子沒經過爬就學走路,而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充分的爬行訓練與孩子的注意力、動作協(xié)調性、語言能力等關系密切。所以,父母不要給孩子過早使用學步車,不要超越爬行階段。12個月時訓練孩子走,然后逐步訓練孩子跑、跳、單雙腿蹦、上下臺階、走平衡木、坐滑梯、跳繩、拍球、坐旋轉游戲等活動能力。對于已發(fā)現有注意力問題的孩子,可以找心理醫(yī)生做心理檢查,也可以直接咨詢注意力培訓專家,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行為矯正,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