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當代家庭教育指導師 2018-05-17 17:03:45
天下父母誰會不愛自己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愛并不能被孩子所接受和認可。在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父母急功近利,恨不得能讓孩子一下子就成才揚名,因而采取一些條條框框約束孩子,不許這樣,不許那樣,并且還冠冕堂皇地說這么做都是為孩子。
作為孩子,他的智力和認知水平是有限的,要他體諒父母的這種苦心并付諸行動未免要求過高。在孩子們的眼中,愛不是訓斥,不是因學習成績不好或是做錯了事導致的拳棒相加;而是一個親切的擁抱,和風細雨的交談,循循善誘的開導,一個淡淡的微笑和一點小小的安慰。這樣可以增進你與孩子的感情,使你的孩子不再對你敬而遠之,也可以使你的孩子不再懼怕你;而變得喜歡你,也不會出現(xiàn)你一抬手就躲的局面了。
我認為家長給予孩子的不單單是修改作業(yè)等一些小事,而是對孩子的一種關愛與引導,同時更是一種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正所謂好的習慣可以使人受益終生。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把孩子的壞習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當發(fā)現(xiàn)孩子有一點錯誤的矛頭時,就應及時制止,這樣做才是對孩子負責任。
另外,愛孩子也可以讓你的孩子在錯誤中成長。有些家長在早上一醒來就開始嘮叨,快點起床,不然要遲到;認真刷牙,不然要長蟲牙;一定要吃雞蛋,喝牛奶,不然營養(yǎng)不良。孩子放學一回來,又開始嘮叨:這手、衣服怎么這么臟,快點洗手,快去做作業(yè);快點吃;快點睡覺。無數(shù)個快點,無數(shù)個不對,無數(shù)個指責,成堆的禁止出錯的語言讓孩子喘不過氣來。于是,有的孩子開始緊張怕出錯,有的則產生逆反心理——你越是不讓我做的,我偏要做。
久而久之,你的孩子就管不住了,對于這種情況,你不妨試試換一種方法與他交談,比如說:今天起床比昨天快了一分鐘,這是你今天表現(xiàn)最好的地方,媽媽獎勵你一杯牛奶。我想,這樣的話語孩子比較愿意接受。再如,看到孩子寫作業(yè)磨磨蹭蹭,很少的作業(yè)也要很長時間完成,你可以說:今天你已經(jīng)能夠主動地寫作業(yè)了,有進步,既然有進步,那么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點作業(yè)還難嗎?小孩子都喜歡表揚,盡管有一些話語對于我們來說是謊言,但我們出于良好的目的,也是無可厚非的。
培養(yǎng)獨立自主意識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碰到的坎坷會很多,也許他們會摔倒在地碰破了皮,也許會因為伙伴的之間誤會而傷心哭泣,也許會因為某個愿望未實現(xiàn)而灰心失望。父母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在關注這些事情,即使能夠關注,也會因為過度的關注而使他們產生心理上的依賴。
因此,父母一定要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讓孩子在廣闊的天空里學會磨練自己的翅膀,展翅翱翔。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低年級的學生家長不但每天接送孩子,而且替他們背書包,一直把孩子送到座位上,甚至就連一個椅墊也要親自為孩子放好。試想這樣的孩子什么時候才能離開你的照顧,你又會照顧他幾時呢?
社會上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孩子在上中學的時候,媽媽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為了讓孩子一心一意地學習,母親就連洗襪子的小事也不讓孩子做。后來,孩子考上了重點高中,母親又隨之在高中附近租了一間房子,同樣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依然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孩子也只是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最后,孩子終于如愿以償考上了大學,母親這下總算可以歇歇了。沒想到,開學不到兩個月,孩子就因為自理能力太差而被迫退學。多么慘痛的教訓,多么讓人悲哀。一個原本美好的心愿就這樣被母親的極度溺愛給毀掉了。
其實大家應該看到,離開了你的懷抱,孩子們也是什么事都能做得到的,就像在家里平時不會掃地的孩子在學校為了顯示他的才能,也漸漸地學會了。平時很淘氣的孩子也會安靜地坐下來上課了,其實就是因為家長給了孩子太多太多的保護,才讓孩子永遠也長不大,總也離不開你的保護傘。什么東西都要學習才會的,不給孩子機會鍛煉他怎么能會?我知道很多家長都是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怕交給孩子任務后弄得滿身是傷。
另外還覺得孩子做不好,笨手笨腳的,讓孩子做點事情自己還得在后面跟著收拾,甚至認為孩子一心讀好書就夠了,但是我們會老的,孩子將來也會有家庭,他離開了你,能獨立生活嗎?現(xiàn)在就應該給孩子一個廣闊的空間,即使他們一次做不好,兩次做不會,但時間長了,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已經(jīng)長大了,他漸漸地學會了很多事情,給了你很大的意外。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