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6-01 18:20:15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年冀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冰、水和水蒸氣》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1、能使用工具測量感官不易察覺到的物體某一特性的變化。
2、能通過實驗探究使水的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的原因。
3、能用二維圖表形象的進行實驗記錄。
4、能從實驗數據中分析出吸收或散失熱量是物質狀態(tài)變化的條件。
重點:通過實驗觀測水的三態(tài)變化,感受物質的狀態(tài)是可以因溫度的改變而改變的。
難點:通過實驗觀測水的三態(tài)變化,感受物質的狀態(tài)是可以因溫度的改變而改變的。
教學準備:
天平、溫度計、燒杯、冰塊、鐵架臺、酒精燈、表、記錄表。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師:我們已經知道水是液體狀態(tài)的,你們知道水還有哪些不同狀態(tài)的嗎?冰和水蒸氣是不同狀態(tài)的水,那么他們之間是怎樣變化的呢?(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化冰實驗。
。1)師:今天我們要通過化冰比賽來認識一下水不同狀態(tài)之間的變化過程。甲組的同學和乙組采用不同的方法讓質量相同溫度相同的冰融化,比一比誰快?甲組的同學把冰放在室溫下靜置,每兩分鐘觀測一次,記錄在冰化成水的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記下冰完全化成水的時間,測量水的質量和溫度并記錄。乙組的同學用酒精燈加熱,每兩分鐘觀測一次,記錄冰化成水及水沸騰時的溫度變化;停止加熱,測量沸水的質量并記錄;水沸 騰后繼續(xù)加熱,觀察水會有哪些變化?
(2)學生分組活動,教師指導學生觀察記錄。
。3)整理實驗數據,根據實驗記錄表進行分析并匯報交流。
。4)討論:A、甲杯和乙杯中冰的狀態(tài)分別發(fā)生了哪些變化?B、甲杯與乙杯相比,由固態(tài)的冰化成液態(tài)的水的過程哪一個過需要的時間更短些?為什么?C、在什么條件下液態(tài)的水能夠沸騰?D、通過分析質量變化記錄表,說一說甲杯和乙杯中的冰變化為不同狀態(tài)時,質量是否發(fā)生了變化?自己是怎樣知道的?
。5)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6)教師小結:物質有三種常見的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在一定條件下物質的狀態(tài)是可以改變的,如冰、水和水蒸氣三種狀態(tài)之間的變化。
。7)師:除水之外,很多常見物質也像水一樣有三種狀態(tài),我們來看一看科學在線吧!
教師講解柱形圖的閱讀方法,并幫助學生解讀數據。
2、物質的狀態(tài)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變化,這一性質在生產和生活中是怎樣被利用的?
(1)你知道有哪些變化是利用物質的三態(tài)變化?
。2)學生匯報交流。
(3)教師小結。
。ㄈ╈柟叹毩暎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7冰、水和水蒸氣
100℃
0℃
冰 水 水蒸氣
教學反思: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