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7-10 15:11:27
還有不少兒童歌曲就是宣泄了孩子的喜愛,能從簡單明快的節(jié)奏,朗朗上口的歌詞中激發(fā)孩子動的欲望。當我最初給孩子聽《小花貓》時,小班孩子也會擴張雙手的五指,在自己的臉前做小貓洗臉的動作,這就是孩子情緒的體驗與外露,由于兒歌簡單,一聽就懂,于是孩子都喜歡念,“小花貓,上學校,老師講課它睡覺……”調皮可愛的小花貓不就是我們周圍的某一個孩子嗎?我們演的不就是自己嗎?此時不就是“舞動其容也”! 《吹泡泡》也是經典的童謠之一,“吹呀吹泡泡,吹呀吹泡泡,有大又有小……”,在歌詞中孩子不僅清楚了要做哪些動作,更能通過夸張的肢體動作體會“大”與“小”的反義,“語言”在這個舞蹈的學習中起到了靈魂的作用。
此外《理發(fā)店》、《大公雞》等經典曲目也能通過詞的趣味激發(fā)想像的靈感,讓孩子更好的參與舞蹈的學習。
三、以多種手段引領主動學習
幼兒的學習,是在教師引導下進行經驗或只是的主動建構,而非被動地學習。幼兒的主動學習不會自然發(fā)生,要促進幼兒主動學習的發(fā)生,必須向幼兒提供主動學習的環(huán)境,這其中就包括材料和教師的支持。在舞蹈教學中,適時適當?shù)靥峁┮恍﹫D譜、標記,并預設一些問題,可以引導幼兒的主動學習,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策略一:符號圖譜提示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符號圖譜在幼兒舞蹈教學里就如“漁”,既然成人可以看圖譜學動作,無師自通,那么對于孩子也同樣適用。
首先,動作視圖的精確簡化了舞蹈的過程。比如《草原小騎手》活動中,孩子要學習的是離我們生活較遠的蒙古舞蹈,畢竟蒙古舞有它特殊的民族特色和韻味,光靠看看蒙古人活動的錄像,看看現(xiàn)成的蒙古舞,孩子們是沒辦法一下子看明白那些動作的變化,強弱拍的位置的,這時老師給出了動作的解析圖,用簡筆的方法,記錄動作的位置,實踐下來證明簡圖對于孩子的幫助很大,既簡化了動作又幫助孩子主動學習,孩子獲得的是成功,體驗到了無師自通的樂趣。又如大班《邀請舞》中舞蹈的四個動作的設計從孩子中來,老師即時把孩子的動作記錄下來,讓大家看明白,體會了互相學習的重要意義。《搖擺舞》和《邀請舞》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同一種方法在這兩個活動中被實踐下來,證明了簡圖對孩子的幫助是“漁”而不是“魚”。
其次,隊型圖例的清晰勾勒出舞蹈的多姿。我們在進行大班集體舞教學時,通常面臨著走隊型的困難,最后總是在鬧哄哄中老師累孩子也累,一個好好的舞蹈弄的心力憔悴,不歡而散。但在《快樂扭扭舞》中教師除了想到設計前后交叉的腳步示意圖,還在地上按圓形隊型貼好不同顏色的雙圈,又每隔兩步貼一個紅色的箭頭,示意外圈的孩子轉圈的方向,這樣在幼兒進行集體表演的時候很快就找到了集體舞的方法,教師也不用又跳又喊,一舉多得。
碰到舞蹈中的隊型變化,同樣也可以讓幼兒看圖譜來掌握。例如,在《小鳥的舞蹈》中,需要幼兒從四橫隊變化到四縱隊,邊做動作邊走隊型。教師就設計了方形圖譜,將排頭第一個孩子的標記做大,并在變化隊型前先確認這就是領頭人,在練習過程中萬一幼兒搞不清方向或忘記動作,只要一看圖譜就一目了然。這樣就再也不需要教師在隊伍中高聲指揮,大聲喊叫,忙得不亦樂乎了。
策略二:啟發(fā)式提問點化
提問是教學活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師的提問往往蘊含了明確的目標和價值指向。然而教師應該提什么樣的問題,在什么時候將問題拋給幼兒是我們教師需要思考的,因為只有在恰當?shù)臅r間提出恰當?shù)膯栴}才能夠有效地引導幼兒的學習,將幼兒的探索和表達引向深入。
同樣,在舞蹈教學中教師也應該巧用提問策略,用一個個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點化幼兒思維火花,引導幼兒有目的地思考、想象和表達,把活動引向深入。例如,在《花朵的舞蹈》活動中,幼兒觀看了課件后,教師提出了三個問題:你看到了什么?花朵是怎么開放的(跳舞的)?它們跳起舞來像什么?——這一組提問目的在于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和表達花園里花朵開放的過程和不同姿態(tài)。當幼兒觀看第二遍課件前,教師的問題是:如果你是一朵小花,你會怎樣開放?——目的在于引導幼兒更加細致地觀察各種花開的姿態(tài),為下一步表現(xiàn)自己所獲得的直觀體驗做鋪墊。正是因為這些問題基于對舞蹈教學重點(表現(xiàn)花開的不同姿態(tài))的把握和對幼兒學習特點的理解,所以具有很強的啟發(fā)性和針對性,能有效地啟發(fā)幼兒的思維,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在教師啟發(fā)式問題的引導下,幼兒表現(xiàn)出了各種各樣花開的動作,動作表現(xiàn)豐富而生動,同時幼兒也學到了很多動作變式,積累了積極的審美表現(xiàn)經驗,感受到了舞蹈學習的快樂。
從前,教師一聽說要上舞蹈課,顯得無從下手,除了要考慮舞蹈教學的教育性、藝術性,還要從孩子學習的興趣上,從教材的難易程度上下功夫,苦思不得半解。筆者的有效實踐不能說是打開了舞蹈教學策略之門,只能說在實踐中有了合適的音樂,有了設計好的動作,還需要適當?shù)慕虒W手段,鼓勵幼兒主動運用多種感官,才能讓孩子們快樂的學習,讓舞蹈教學變得生動有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