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7-11 14:38:03
案例2今天小朋友都接嗎
下午,月月問我:“徐老師,今天是星期三嗎?”“對。”我不經(jīng)意地回答。月月來到欣悅面前問:“今天你接嗎?”“接!吃完飯我媽就接我。”月月又來到炅玉面前問:“今天你接嗎?”“接!我媽下班就來接我。”月月可能意識到晚上就她一人住宿了,心里有些郁悶,她嘆了口氣,回到座位上,眼睛開始有些濕潤,眼淚在眼眶里轉(zhuǎn)了半天沒有掉下來。
坐在一旁的嘉悅小朋友正在高興地擺弄著玩具,突然月月一把搶過她的玩具。嘉悅立即大哭:“老師,月月?lián)屛业耐婢撸?rdquo;嘉悅突然這么一哭,把全班小朋友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來。
月月抱著玩具沒有還回的意思。我問:“月月,為什么搶小朋友的玩具?”“我想玩。”她生氣地回答。“那小朋友正玩著你怎么能搶呢?”“她一會兒可以回家玩。”月月還是抱著玩具不撒開手。為了不讓月月心里再難受,我沒有批評她,而是對她說:“大家一起玩吧!”于是我與他們一起玩起了玩具,漸漸地,月月的心情好多了。
分析
從與月月的對話中可以看出,月月?lián)尲螑偟耐婢呤且驗榧螑偪梢曰丶,換句話說,其實是月月嫉妒的心理在作怪。她肯定在想:為什么小朋友能回家和爸爸媽媽在一起,能回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我不可以?為什么晚上就剩下我一個人,連個伙伴都沒有?既然她左右不了成人的這種“不平等”安排,她只有對無辜的伙伴宣泄自己的怨氣。從這個案例分析,月月的行為屬于情感缺失所致,因為她得不到同伴那樣的來自家里的及時關(guān)愛。家里父母的現(xiàn)狀我們無法改變,但如果能夠在幼兒園給月月營造一個“家”的氛圍,可以彌補(bǔ)她情感的缺失,她的心理狀態(tài)也會有所改變。
措施
現(xiàn)在每到周三晚上只剩下月月的時候,我就盡量把月月的活動安排得滿滿的。“月月,咱們一起看書吧。”“月月,咱們一起收拾娃娃家吧。”“月月,我教你剪紙吧。”“月月,我給你一塊糖……”
月月每次接過老師給的糖都很少吃,而是把它好好地放在兜里,等第二天小朋友來園時,她就分別向小朋友說:“這是昨天我沒回家,徐老師給我的糖。”其實她的這一舉動是想向大家證明,她雖然沒回家但也得到了愛,而且是老師給與的愛。其實這種舉動也是月月愛的缺失的一種自我安慰。
案例3我漂亮嗎
上周,月月對果果頭上戴的卡子喜歡得不得了,要了幾次也沒有得到手。今天來園,月月讓媽媽在她很短的頭發(fā)上梳了個小辮,還戴了兩個漂亮的卡子。她一會兒摸一摸,一會兒去照一照鏡子,一會兒又問小朋友“我漂亮嗎”。“有些漂亮。”有的小朋友回答,但更多的小朋友回答“不漂亮”。
月月傷心地幾乎要哭了,含著淚向我告小朋友的狀。我說:“是嗎?你戴上卡子挺漂亮的。為什么他們說你不漂亮,咱們一起問問去。”我拉著月月的手來到小朋友中間,依次征求他們的意見:“你們看月月今天也戴上漂亮的卡子了,你們覺得月月漂亮嗎?”有的小朋友不吱聲,有的小朋友搖頭,有的小朋友說:“不漂亮。”“為什么你們認(rèn)為月月不漂亮呢?”我驚訝地問。“月月有時搶我的玩具,我覺得她不漂亮。”“她說話老大聲喊,我耳朵都不舒服了。”“她畫畫老是往臉上手上畫,還把我的畫畫得亂七八糟。”“她老推我,不跟我好好玩。”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語,哪里是在談?wù)撛略缕敛黄裂剑喼背闪藢υ略碌呐袝。月月低著頭,不再讓小朋友看自己漂亮不漂亮了。
分析
4~5歲幼兒初步有了判斷美與丑的意識,他們看一件事物的方式開始改變,不再是從前那種“順應(yīng)式”的、表面的、惟一的。雖然他們心里沒有一個具體的標(biāo)準(zhǔn),但他們看問題的視角拓寬了,他們評判一個事物的好與壞,不再像從前那樣從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去判斷,而初步萌發(fā)了綜合分析事物的意識。
一個發(fā)卡戴上后是否漂亮的話題,卻引來小朋友對一個人行為的評價,并最終判斷她是否漂亮,這說明美的標(biāo)準(zhǔn)在中班幼兒心里悄悄發(fā)生了改變。今天發(fā)生在月月身上的這件事,對于她來說也不是一件壞事,因為正是這件事使她開始初次思考“漂亮”的含義,從而觸動她行為的改變。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jī)、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