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7-17 14:33:28
這時我還會有意識地向孩子提出問題,如“為什么我們的鞋印大小不一樣?”“為什么這個鞋印只有半個”“為什么這個鞋印這么清楚?”“為什么這里鞋印多那里鞋印少?”……在觀察比較中幫助孩子回憶跳舞時的情景——抬起腳跟走鞋印只留下半個,印出來清楚的是慢慢走的時候留下的,鞋印大小不一樣是因為我們小朋友的腳大小不一樣……在活動中,孩子的語言表達是一個關鍵問題,小班小朋友他們最初表達的一定是他們直觀看到的東西,多數(shù)是以單詞的形式出現(xiàn),如圓圓的、彎彎的,有米老鼠等等,這時老師的作用除了幫助孩子表達清楚,還可以根據(jù)小班下期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不斷增強的特點,通過編順口溜的形式,把花紋與孩子生活中的某些相似的東西聯(lián)系起來,提高孩子的表述能力和想象力,這也是這個活動的難點部分,如一條條的就可以編成“鞋印鞋印真漂亮,就象小河流啊流”,又如鞋底有個米老鼠,就可以編成“鞋印鞋印真漂亮,米老鼠對我笑哈哈”……
《課程指南》中提出3歲的兒童愛模仿的特點是非常突出的,模仿是這一時期孩子的主要學習方式,所以我鼓勵孩子跟著老師一起念、一起編。由于孩子表達能力有限,我要注意引導,如“鞋印鞋印真漂亮,圓圓的像什么呀?”孩子就會結合生活講出像氣球、像泡泡,教師應及時回應,把孩子的回答編進去,并鼓勵孩子自己大膽的編,逐步從單詞形式過渡到簡單句子型。這個要求對孩子已有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在看看、講講、編編中,幼兒的表達內(nèi)容在不斷的變化,這樣不斷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激起幼兒學說順口溜的興趣。在整個活動中,老師要特別關注幼兒的回答,及時抓住教育契機,如有孩子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鞋印,老師就要加以表揚,并用“***小朋友鞋印真漂亮,……”以此激發(fā)孩子尋找自己的鞋印的興趣。
第三環(huán)節(jié)“鞋子和鞋印拉拉手做朋友”。孩子看了各種各樣鞋底花紋,還和老師一起編了順口溜,他們一定還想找找自己印的鞋印在哪里,所以我決定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再次讓孩子們動一動。這時顏料也基本干了,因此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就可以讓孩子拿著自己的鞋子,看看、走走、找找,這時歡快的音樂再次響起,愉快的尋找游戲開始了。其實,這也是一個配對游戲,找到自己的鞋印就站上去或把鞋子放上去就代表朋友找到了,孩子們還可以相互之間看看找找,并自由進行交流“我的鞋印在這里”“我的鞋印彎彎象小河”……這一過程可再次讓孩子們體驗我和鞋子做游戲的快樂。
整個活動都是圍繞孩子自己的鞋子展開的,充分展現(xiàn)孩子自主的表達表現(xiàn),在愉快、輕松的游戲中學習、感知,滿足了孩子的好動和好奇心,又能激發(fā)他們對自己鞋子的喜愛,知道鞋底的秘密。在活動中,老師是引領者,幼兒是主體,我會關注每一個孩子在活動中的情況,會去幫助膽小的孩子去游戲、去表現(xiàn);教師也要保護敢說敢做孩子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并給予肯定;還要注意那些一般不起眼的孩子,挖掘他們的潛力,可以引導他們從模仿開始,為每一個孩子兒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使不同能力層次的孩子都能得到發(fā)展。其次,活動中我還盡可能抓住活動中教育契機,利用孩子身邊的一切資源進行整合,以給予孩子多元智能發(fā)展的機會,如:孩子在玩色時再現(xiàn)對顏色的認知、老師還可以提醒孩子在行走時盡量不要踩到別人的腳印,這可以促進幼兒走的動作發(fā)展;在觀察時可以比較大小、多少等等。
接下去,在延伸活動和其他活動中,我將繼續(xù)引導幼兒開展“鞋印變變變”的活動,讓幼兒在印好的鞋印上大膽想象和創(chuàng)造;請幼兒回家去觀察大人的鞋子,看看爸爸媽媽的鞋底會有什么秘密、大人的鞋子和我們有什么不一樣……,從而使主題活動不斷豐富、充實,整合。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