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17 16:09:24
三、操作記錄,比較結果
1.第一次操作并交流實驗結果。
(1)教師交代操作要求。
師:要想知道這瓶子中的氣球能不能吹起來,我們有什么辦法呢?(幼兒交流。)
師:對呀,我們只要試一試就知道了。老師為每一位小朋友準備了4只大小不一樣的瓶子,請你們去試一試,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出示記錄表)數(shù)字表示什么?表示什么?結果記在數(shù)字瓶子下面的空格里,能吹大的氣球用一種符號表示,不能吹大的用另外一種符號表示。
(2)幼兒操作并記錄。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關注記錄的方式及結果。)
(3)幼兒交流操作結果。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師:很多小朋友說①號瓶子和③號瓶子里的氣球吹不起來,②號瓶子和④號瓶子中的氣球能吹起來。你覺得氣球能不能吹起來和瓶子的大小有關系嗎?為什么?(幼兒交流,知道氣球能否吹起來與瓶子的大小無關。)
2.第二次操作,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奧秘。
(1)教師提出疑問。
師:②號和④號瓶子中的氣球為什么能吹起來呢?請你再去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這些瓶子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第二次操作。
(3)幼兒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師:這次你的發(fā)現(xiàn)是什么?(氣球能吹起來的瓶子上有洞,不能吹起來的瓶子上沒有洞。)
3.第三次操作,探尋原因。
(1)教師再次提出疑問。
師:為什么瓶子上有洞氣球就能吹起來.瓶子上沒有洞氣球就吹不起來呢?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些紙屑,請你們拿著有洞的瓶子對著紙屑吹氣球,看看會發(fā)生什么好玩的事。
(2)幼兒操作,相互交流,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3)幼兒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師:哪個小朋友來和大家講講發(fā)生了什么好玩的事?(小紙屑飛起來了,像在跳舞。)
(4)個別幼兒驗證操作。
師:真的嗎?我請一個小朋友來吹給大家看看,是不是和他說的一樣。(請個別幼兒演示。)
(5)教師引發(fā)幼兒討論。
師:這是為什么呢?(幼兒交流。)
(6)教師提煉,總結經驗。
師: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博士爺爺是怎么說的。(播放課件:原來在我們的瓶子中有許多空氣,當我們吹有洞的瓶子中的氣球的時候,瓶子中的空氣就被擠壓從洞里跑了出來,氣球就吹得越來越大;要是瓶子沒有洞,空氣就沒有地方跑,氣球就吹不起來了。)
四、拓展延伸,關注生活
師:今天的實驗讓我們看到了瓶子里的空氣。那在我們周圍還有什么地方也有空氣呢?你們可以再去找一找,記得把結果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哦。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