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23 10:20:05
面對沙盤游戲,在聽取專家和教研員的介紹后,我園教師一方面覺得這個沙盤很好玩,也都一致認為孩子一定會很喜歡,另一方面又感覺到“心理味”“專業(yè)味”是不是太重了,產(chǎn)生了“我們這些普通老師能行嗎”的困惑。
為此,幼兒園積極營造鼓勵和支持的氛圍,制定專門的培訓計劃,在資金、時間和人員上保證教師在3年內能夠得到普及性的沙盤游戲專業(yè)輪訓,降低教師因為缺乏相關專業(yè)知識而帶來的心理負擔。
另外,通過園內外專家老師的系列案例式講座、參與式培訓,由淺及深,進一步降低教師研究的心理負擔,營造和傳遞研究就是“師幼一起玩沙盤”的輕松氛圍。
在研究初期,盡量避免使用過多的專業(yè)術語,在教師們的心理學專業(yè)水平?jīng)]有達到一定程度時,不過多、過度“解讀孩子的沙盤內容”,而是從“陪伴”入手,從觀察孩子的言行細節(jié)入手。這樣的要求符合教師的現(xiàn)有水平,是教師可以接受和實現(xiàn)的。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陪玩”和“聊天”,許多教師都說:“這么玩下來,覺得沙盤也不難啊。天天看孩子在沙盤中游戲很有意思,也真的幫到我們更多地了解孩子。他們的內心世界原來是這么有趣和復雜,這樣的技術學學很有用。”還有的老師說:“現(xiàn)在,我更相信孩子的能力,相信孩子是主動的學習者。作為老師,我也愿意多一點耐心去傾聽和等待。”
在做幼兒沙盤研究同時,我們還定期開展教師沙盤游戲活動,舒緩教師的心理壓力。教師在個體沙盤游戲中放松了自己的心情,疏解了積攢下來的負面情緒,進一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融洽的同事之情,提升了情感共情、認知共情和行為共情三方面的能力,營造了更加積極、和諧、團結的園所氛圍。
以上的三個“之一”表達了我們對在幼兒園開展沙盤游戲的目的、意義和價值的初步認識。我們深知,促進幼兒主動學習、積極發(fā)展、形成健康人格的途徑和手段一定是多樣化的。不同的研究命題只是角度不同,但殊途同歸。幼兒園開展沙盤游戲絕不是解決幼兒教育諸多問題的唯一、最佳、萬能的方法。所以,我們要抱著對幼兒教育不同流派、領域的科學理論的辯證態(tài)度,接納其中的各種可能性,腳踏實地開展基于提高幼兒園辦園質量的有意義的教科研。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