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8 07:59:06
藝術教育是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重要途徑,當孩子還不能用語言表達內在情感時,卻能借助藝術的“語言”抒發(fā)情感。如何有效實施農村幼兒的藝術教育,是我這學期探索的問題。對農村幼兒而言,他們對藝術的接觸少,但從這些天真爛漫的孩子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連結情感的美麗天賦。在中班這一年齡階段進行藝術教育,有助于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孩子的天賦不能輕易地被掩蓋,因此,我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發(fā)展特點,在利用農村這塊沃土,進行就地取材,激發(fā)幼兒對藝術的興趣。通過一學期的實踐,我的教學思路有了嶄新的突破,獲得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和實踐體會。
一、營造寬松的氛圍
我班幼兒好奇心強,對新鮮的事物表現(xiàn)出很大的興趣和熱情。當我一放音樂,幼兒就歡快地扭動身體自由地跳著、唱著;當他們在美術活動中拿筆欲欲一試時,一旦發(fā)現(xiàn)我在注視他們時,會馬上停止一切活動,因為他們害怕自己跳得不好看或畫得不好,會受到老師的指責。這真是農村孩子純樸、憨厚的表現(xiàn),因此,我從不用成人的思維方式去評價他們,而是用欣賞的眼光鼓勵他們,敏感的捕捉孩子們的“閃光點”,給予表揚鼓勵,使幼兒增加了自信心,同時加以適度的指導,與幼兒親密接觸,融為一體,這樣消除了或孩子對藝術活動的恐懼感,從心理上、物質上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從一個微笑到一個擁抱都是對孩子最好的肯定與評價,也促使他們信心十足,在無拘無束、毫無心理壓力的氛圍中愉快地學習。
我們農村孩子對雞、鴨、貓、狗等小動物特別熟悉、也特別喜愛,為了讓孩子在模仿中不枯燥乏味,激起興趣,我在養(yǎng)殖角里養(yǎng)了幾條魚、還帶孩子在幼兒園的養(yǎng)殖角里觀察小雞、兔子、小狗和鴿子等小動物,再讓他們用動作把這些動物表現(xiàn)出來,如小魚游、小雞走等,他們興趣十足,學得有摸有樣。在繪畫時,能大膽自信,從不厭倦,拿著彩筆在紙上很隨意地涂呀、畫呀,在自言自語中表現(xiàn)自我的感受。為了讓孩子學畫短豎線,組織孩子到草地上打滾、翻跟斗,感受草地的茂密、柔軟,通過觸摸小草來觀察草的色彩及外形。在玩中觀察,而后設置情景,用表演的形式激發(fā)他們作畫的愿望,接著緊緊圍繞情境表演向幼兒提出繪畫要求。如草長得什么樣?是什么顏色的?以次激發(fā)幼兒大膽想象。幼兒的主動感知、體驗在老師恰當地引導下,獲得了展現(xiàn)。孩子是天生的藝術家,對美的感知和藝術表現(xiàn)的潛能是與生俱來的。因此,我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設合適他們發(fā)展的藝術環(huán)境,滿足他們對美的渴望和需要。
二、運用有趣的教具
如果說孩子有一百種語言,那么教師對于教學就應有一百重表現(xiàn)方式。當孩子對教師的示范表演感到平淡無奇時,我大膽地將繪畫融入音樂活動中,把兩種藝術合為一體,因為音樂是流動的,稍縱即逝,而作為視覺對象的圖畫、符號等,是十分穩(wěn)定的,還可以反復地加以欣賞、觀察。如歌表演《橘子豐收》,讓幼兒理解并用動作表現(xiàn)摘蘋果時的不同姿態(tài),我就畫了許多孩子摘蘋果的不同動作,正因為有了圖畫,幼兒能輕松愉快地摘著蘋果。有時我把圖片制成立體的、可操作的,讓圖畫活起來。幼兒從開始的看圖到將圖形與音樂匹配,再發(fā)展到隨音樂創(chuàng)編動作,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又上了一層。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